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成为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然而在传统翻译理论的影响下,相关研究曾受到了长期忽视。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译者地位的转变,并对译者主体性给予了强调。但是,对译者主体性的重新思考并不意味者译者可以毫无限制地发挥其主体角色。翻译规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一部文化经典著作。其中的服饰文化描写颇为突出,然而相关的成系统的服饰翻译研究却鲜有所见。在所有的《红楼梦》英译版本中,只有两个全译本(即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大卫·霍克思、闵福德《石头记》译本),两种译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与两位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以及翻译规范的制约导航作用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红楼梦》服饰翻译中以上两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及其区别进行考查,并揭示出制约二者主体性的因素,本文以对比的方式,从翻译规范论的角度对两译者在《红楼梦》服饰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加以分析研究。本研究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回顾了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并根据查明建&田雨的界定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定义及表现特征。接着对《红楼梦》服饰翻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第三章理论框架,主要介绍了Toury(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活动。因此本章对翻译规范的定义,分类,本质及特征作了详细的介绍。第四章从翻译规范论的角度对杨氏夫妇和霍克斯的主体性在《红楼梦》服饰翻译中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分析。首先考查了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制约下两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服饰翻译中的表现,包括在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文化倾向性方面的对比,接着对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制约下两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服饰翻译中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涉及的服饰包括服饰的质料,服饰的色彩,服饰的样式,以及服饰的佩饰四个方面。第五章结论:第一,两译者的主体性在《红楼梦》服饰翻译中不仅表现在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文化倾向性上,还体现于服饰质料,服饰色彩,服饰样式,以及服饰佩饰等方面的具体翻译过程中。第二,二者在主体性上的不同体现于翻译的方方面面。杨氏夫妇倾向于译文的充分性,多用异化策略,译文多是逐字对译,而霍克斯强调译文的可接受性,多用归化策略,以意译为主。第三,两译者的主体性在《红楼梦》服饰翻译中不仅受制于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还受到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的制约,包括矩阵规范(Matricial Norms)及文本语言规范(Textual-linguistic Norms)。文章最后提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因此,我们一方面应当进一步深化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使其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主体性,对起影响作用的翻译规范因素还应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而对此问题的正确理解将不仅有利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而且将有利于翻译批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