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服务是近些年来理论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结构的流动性增强,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服务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社区居民希望“走出去”感受社区外的世界,因而社区服务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亟需改进;另一方面就是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意识使人们在法律政策的制定、制度设计、生活行为的表达方面都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使得人们对于社区这类组织开展的活动缺乏主动性,因而如何在社区层面培育群体意识也成为了社区服务的目标。虽然我国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但成果喜人。目前我国已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已达200多项,覆盖了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社会保障、社区环境卫生、社区治安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社区服务的开展是以政府为主体推动的,再加上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社区服务在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仍然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并没有从宏观视角梳理这些问题,而是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选取了一个典型社区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资料分析等方法归纳出了本社区的社区服务内容,并对社区服务开展过程中各类主体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在社区中存在着对社区服务重点领域的定位不准、社区服务物质保障不足、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不合理、社区服务人员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联动的过程,着力点应在于构建规范的社区服务体系。具体做法包括进一步明晰社区服务的概念,在现实工作中坚持社区服务福利性、公益性的服务本质;建立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整合机制,使社区服务能够更好面向居民需求;将社区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既强化政府在规划引导、资金扶持方面的主体作用,又要避免政府直接管理和干涉社区事务;提升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声望和生活待遇,通过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通过对政府、市场、社会的重新分工,使各领域在社区服务中形成协作分工、共同关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