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闲是人类社会中经久不衰的课题之一。作为一种主要的生活实践活动,休闲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研究是以文化心理学为研究视角,以现象学为研究方法,从人的身体行为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考察,对休闲进行的质性研究。
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休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交代及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休闲研究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当代学术语境发出的对人文主题的关怀和跨学科研究的要求,使对休闲进行心理学研究成为一条新思路。文化心理学则是在对心理学主题的研究中突出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二部分是对休闲进行的文化心理学框架分析。本研究发现,从字面意义上讲英语中的“leisure”和汉语中的“休闲”都蕴涵着自由、舒适之意。而在更深层面上,两者都将其作为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而进行追求。这一部分还通过对“娱乐”、“游戏”和“休闲”进行比较,突出休闲的功能意义,即不仅是靠某种活动形式而获得欢娱及心灵的暂时修养,而且更是一种保持内心长久宁静与畅快的存在状态。通过对以往的休闲研究进行梳理,研究者发现,休闲的一般特征大致有四:自由性、解脱性、趣味性与创益性。对休闲的学理考察维度也有四个:时间、活动形式、心态和存在状态。本研究以诗学维度对休闲进行考察,认为,休闲是整全生存意义追求的平衡力量、是亲近自然的途径、是当代人的“返回家园”之路。
第三部分是“生活世界”中的休闲。研究者在胡塞尔(后期)的有关“生活世界”的两层含义、黑尔德的发生现象学和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的理论基础上,对休闲进行“生活世界”的全面考察,将其与人的内在“生命”、“生活”重新关联起来。该部分以时间与空间为维度对文化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休闲心态及采取的休闲的行为方式进行现象学描述,着重体现文化对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不同文化下休闲观点和休闲方式的异同点的比较,发现社会制度的变迁和文化传统同时影响着不同文化中价值倾向的形成,而价值倾向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认知的折射,直接作用于休闲一这一心理行为的产生。作为以现象学为出发点进行的根本性研究,这一部分是此后各大主题进行展开的共同基础。
第四部分是工作与休闲:生活实践中的功能对位。该部分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对“工作与休闲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的细致展开。本研究认为,对工闲关系的理解大致有三种方式:对立、和谐与互动。其中,在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理解方式是两者的对立关系。其产生的心理学动因是工资驱使作用下形成的机械劳动的心理反常,以及“时间饥荒”给人们带来的极大的心理压力。机械劳动的心理反常主要表现为劳动与人的异化,人在劳动中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而丧失了主体性;而“时间饥荒”则主要根源于人对心理时间的扭曲认识与感受。本研究认为,工闲的和谐关系指的是工作与休闲是相互补充的一个对子,而工作与休闲的互动是将两者看作生活中的两大主题,都是主体自我得以实现的过程,其转化依靠的是人的主观意识。本研究发现,过度的消费是现阶段休闲的重要方式,甚至成为了一种休闲的异化表现。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工闲的对立,而其扩张则是由人类心理上的模仿倾向以及文化对人的消费心理机制的影响造成的。在工闲关系从对立到互动的转换过程中无疑体现了休闲从作为一种消费性补偿到作为一种积极的身心整合存在状态的转变。
第五部分是作为存在状态和存在过程的休闲。休闲是人的一种心理行为,因此该部分着重将视点面向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工作与休闲的关系问题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人们对“生活世界”中休闲的理解认知与行为表现,而作为存在状态的休闲则是将休闲的研究转向对生命存在过程的关照。海德格尔对“存在”的理解为“存在”是“存在者”对“存在”的“领会”;梅洛·庞蒂进一步指出“存在”是一种将“感知觉”嵌于“身体"内部的身、心、灵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认为休闲作为一种心.身存在状态重点在于主体的心理体验。达到休闲状态的心理主体体验到的是身心的整合、生命的圆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所提到的人的最高层次的成长性需要使得休闲状态与生的圆融又一次在人的生存过程中重合了。
第六部分是休闲心理学研究对文化一社会实践的指导。休闲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须臾不可分离。因此,关注休闲,有必要突出其实践意义,惟此休闲的文化价值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这一部分,研究者针对促进身心整合的人性成长、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生态语境下旅游的发展以及倡导闲暇教育、推动和谐的学习化社会的建立等几个方面提出指导建议,将休闲研究结果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