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视角下《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叙事策略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sh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狂欢化叙事特征表现在体裁的狂欢化和人物的狂欢化。小说明显表现出梅尼普体特征,渗透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即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狂欢化的人物包括“国王”与“公爵”,吉姆与哈克。“国王”与“公爵”在身份上与真正的国王与公爵有天壤之别,二者的“加冕”和“脱冕”构成了新型的人际关系,实现了等级的消除。吉姆身上体现出的人的尊严使他的奴隶身份成为其诸多狂欢化面具中的一个,并因而失去严肃性,具有对奴隶制的颠覆意义。哈克的狂欢化特征表现在他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死亡”与再生。哈克的假死使为他定性的他人话语消音。在密西西比河的每一个弯道,哈克都获得新生,其个性随着河流不断发展,无法盖棺定论。“国王”与“公爵”的加冕和脱冕、吉姆的狂欢化面具、哈克的“未完成性”渗透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表达了马克·吐温对自由的追求。  通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狂欢化理论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小说的复调叙事呈现了南北战争前后美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对话策略传达了时代对平等的呼声,狂欢化的叙事策略则渗透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其他文献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一生充满了对权力的反抗与迎合。《米德尔马契》是公认的乔治·艾略特最成熟的作品,历代批评家对其艺术性进行各路分析,但是多从艺术
帕特·巴克(Pat Barker,1943-)是当代英国文坛的一位重要小说家。她的文风简洁而又细腻,质朴却不乏诗意。她以犀利的眼光和深刻的灼见洞察当代英国社会的弊病,反思历史与人类文明
异议表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恰当得体的异议表达可以促使人们谈话的顺利进行与和谐关系的维持。反之,则可能导致谈话的终止、关系的破裂。现存研究中,对于异议表达
《三国演义》诗歌从属于中国古典诗歌,它不仅是该部名著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反映着中国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因此,《三国演义》诗歌的汉英翻译对目标语读者理解《三国演义》、中
在今天中国全球化和商业化的浪潮中,地方性的文化连续性往往是被忽视的。在本地历史遗产和文化记忆的辅助下,当今中国的文化转型期里,历史街区怎样才能在保持文化原真性的前
八氯二丙醚(Octachlorod ipropyl ether,S2,S421),化学名为2,3,3,3,2,′3,′3,′3′-八氯二丙醚,其结构式为CC l3—CHC l—CH2—O—CH2—CHC l—CC l3,分子量为377·0,比重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