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etramic acid类化合物常常表现出显著且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细胞毒性、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及除草活性等。很多学者以tetramic acid类天然化合物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大量的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发现了很多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尤其以抗肿瘤、除草及杀菌等方面的活性尤为突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发现吡咯烷二酮苯肼类衍生物具有显著杀菌活性的基础上,对tetramic acid的5位进行结构修饰,引入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为甲基,另一个为甲基、乙基或苄基,合成了38个3位含取代苯肼基的新型tetramic acid类衍生物,并对它们的杀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以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氨基保护、烷基化、脱保护、水解得到α,α-二取代-a-氨基酸,再经酯化、N-乙酰乙酰化和环合三步反应,合成5,5-二取代-3-(1-(2-羟基亚乙基)吡咯烷-2,4-二酮(8),化合物8再与各种取代苯肼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13个5,5-二甲基-3-(1-(2-(取代苯基)肼基)亚乙基)吡咯烷-2,4-二酮(9),12个5-甲基-5-乙基-3-(1-(2-(取代苯基)肼基)亚乙基)吡咯烷-2,4-二酮(10)和13个5-甲基-5-苄基-3-(1-(2-(取代苯基)肼基)亚乙基)吡咯烷-2,4-二酮(11)。采用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了上述目标化合物的结构,1H NMR显示每个目标化合物结构中含有两种异构体,推测为吡咯烷二酮3位双键引起的顺反异构现象,即E式和Z式。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各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抑菌活性。在100μg/mL和10μg/mL浓度下,对9、10和11三类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初筛。同时对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进行了EC50测定。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对供试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化合物9d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5632 μg/mL。化合物10h对蔬菜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8035 μg/mL。化合物9c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0533 μg/mL,小于对照药氟酰胺的0.3541 μg/mL.化合物10g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2252 μg/mL,比对照药嘧菌酯的0.2498μg/mL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