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职业倦怠”这一概念在20世纪末被提出后,学者们纷纷投入到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其中,警察被视为易感到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因为警察这一职业具有特殊性,他们工作压力大,社会责任大,同时还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常常要处于应激状态。这样的职业特性,使得他们比其他职业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关于警察的职业倦怠大部分都是研究一些外显的因素,如性别、年龄、警龄、职位等,关于个体内隐社会认知方面的因素尚不明确。
由于间歇性能听闻关于警民冲突,暴力执法等新闻,影响了警察群体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警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攻击性的内隐态度是否会受到影响,探究是否真的如人们所说的,疲惫不堪的工作状态让警察更有敌意。本研究以赣州市警察为被试进行了问卷测量、内隐联想测验。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果:
1、本实验的警察被试总体呈中等倦怠程度。其中,警察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自评水平以及警种这些人口学变量在职业倦怠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
2、不同年龄的警察在职业倦怠耗竭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4,81)=4.427,p<0.01,其中25岁以下的情感耗竭评分最低、36至40岁的情感耗竭评分最高。
3、不同婚姻状态的警察在职业倦怠耗竭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2,83)=5.159,p<0.01,其中未婚警察的耗竭程度显著低于已婚警察。
4、与周围人的职场人际关系对警察的职业倦怠有影响,F(2,83)=11.371,p<0.001。其中,非常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比较满意、一般水平之间在耗竭维度、成就感降低维度上差异显著。即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越好,耗竭程度越低,成就感降低越不明显。
5、不同警龄的警察在职业倦怠耗竭维度上的差异极其显著,F(5,80)=5.238,p<0.001,其中,警龄小于五年的警察耗竭维度评分最低。
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自评水平、婚姻状态、职场人际关系以及警种这些人口学变量对警察的内隐攻击性无显著影响(p>0.05),这也说明了内隐攻击性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
7、警察的内隐攻击性在不同倦怠程度上有显著差异,F(2,83)=5.469,p<0.01,且两者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8、警察的不同职业倦怠程度对其内隐攻击性有影响。警察的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在攻击性的内隐认知上,越倾向于认为他人具有攻击性。
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缓解警察职业倦怠方法的建议。
由于间歇性能听闻关于警民冲突,暴力执法等新闻,影响了警察群体在大众心中的形象。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警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攻击性的内隐态度是否会受到影响,探究是否真的如人们所说的,疲惫不堪的工作状态让警察更有敌意。本研究以赣州市警察为被试进行了问卷测量、内隐联想测验。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果:
1、本实验的警察被试总体呈中等倦怠程度。其中,警察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自评水平以及警种这些人口学变量在职业倦怠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
2、不同年龄的警察在职业倦怠耗竭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4,81)=4.427,p<0.01,其中25岁以下的情感耗竭评分最低、36至40岁的情感耗竭评分最高。
3、不同婚姻状态的警察在职业倦怠耗竭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2,83)=5.159,p<0.01,其中未婚警察的耗竭程度显著低于已婚警察。
4、与周围人的职场人际关系对警察的职业倦怠有影响,F(2,83)=11.371,p<0.001。其中,非常满意的人际关系与比较满意、一般水平之间在耗竭维度、成就感降低维度上差异显著。即在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越好,耗竭程度越低,成就感降低越不明显。
5、不同警龄的警察在职业倦怠耗竭维度上的差异极其显著,F(5,80)=5.238,p<0.001,其中,警龄小于五年的警察耗竭维度评分最低。
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自评水平、婚姻状态、职场人际关系以及警种这些人口学变量对警察的内隐攻击性无显著影响(p>0.05),这也说明了内隐攻击性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
7、警察的内隐攻击性在不同倦怠程度上有显著差异,F(2,83)=5.469,p<0.01,且两者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8、警察的不同职业倦怠程度对其内隐攻击性有影响。警察的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在攻击性的内隐认知上,越倾向于认为他人具有攻击性。
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缓解警察职业倦怠方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