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主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aiyou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杭州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名录。在过去的20年间,杭州已经成功地在主城区抢救并保护了336处、50余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完整保留了26处,总占地面积达416.82公顷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凝聚着城市历史风貌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容器,它既要保持街区内传统街巷肌理、传统建筑元素,同时还要满足当代人对建筑空间的现代化使用需求,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杭州主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概念明晰、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和问题,解读历史文化街区的层级特征,挖掘出富有活力空间所具备的条件,构建适应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的策略体系,并以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完成从理论研究、设计策略到项目实践的转换、验证。论文得出结论: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设计从功能模式、开发模式、更新方式、空间结构等多方面归纳总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对杭州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特征进行解析,并针对历史文化街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多层级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策略体系。全文由六章组成:首先,指出杭州的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全国研究是具有一定代表性与普遍性,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并用导图的方式直观展示论文框架。接着,总结国内外学者理论,通过国内外案例解析,阐述其开发模式,更新方式,空间结构特征等多方面内容。然后,通过杭州主城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实地调研,从多维度解析已建成街区特征,并发现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建立多层级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策略体系,并通过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全文总字数为66957字,图表146幅(其中图131幅,表15幅)。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古村落在周围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乡土文化等不同要素的相互影响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聚落组成形式。关于其自身发展特征、生长机制的研究对于古村落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当前,我国乡村地区普遍存在居住环境恶化、乡土文化失传、景观风貌混乱等问题;在古村落规划中有忽视对地方传统文化要素提炼、历史遗存保护不当、建设性破坏的问题。随着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战略地实施,人们逐渐意识到乡土文化遗存对乡村振
在我国,城市设计一直存在“重设计,轻管控”的现象。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将城市设计语言转化为管理语言的工具,一定程度上为落实城市设计意图、指导建设实施提供了保障。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导则的理论及实践应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缺乏结合实施效果对图则的编制进行跟踪反馈。本研究以地块城市设计图则这一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成果的编制作为研究对象。文章首先从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入手:归纳整理国内外在
由地缘性、利益相关性和资源互补性而引发的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等层面发展的现实差异。正是在此背景下,探讨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动力系统以及转化机理,寻求沪宁杭城市群旅游业协调发展从自发到自觉,进而推动长三角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再迁跃,才具有鲜明而重大的时代意义。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明确了旅游竞争力的内涵要义,进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在全面打破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居民生活模式与乡村居民逐步统一。交通、通信、饮食、娱乐、文体等各类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基础设施总量不断增加,公众生活、工作、学习的便利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城镇化发展同样需要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某种程度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如何、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镇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及规模,而要想在更短时期内将城乡差距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小学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规范的贯彻落实对未来小学校园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不够全面,对于指导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小学校园实践项目尚有一定欠缺。鉴于此背景,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归纳总结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可行
避难场所建设是城市综合防灾的必要依托,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基础,而校园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防灾避难的着眼点。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频发,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入到后期建设阶段,城市的规模扩大与人口增多也使得各类灾害的发生易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与损失。因此,高效地将校园开敞空间转化为避难场所在当下的城市安全建设中极为重要。本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的样本学校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小学、中学、大学
为响应国家经济转型的要求,南京市江北新区各个产业均面临绿色化、创新化转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全程参与,人才对于新区建设意义非凡。人才问题关乎到江北新区国家级新区建设,关乎到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及城市进程的推进。当前各个城市都在进行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纷纷出台各种人才安居政策来吸引人才,江北新区直管区作为江北新区发展创新产业和完成产业的绿色高端化转型的“主战场”,对江北新区直管区的人才房选址研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