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领先,就必须对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高度的关注,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是国家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不断强化高等教育的基础地位、全局地位和先导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又由于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单靠政府的投入办高等教育是不够的,如何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成为高等教育经费改革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再从公共物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多渠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奠定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现状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历史演变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虽然已从单一政府拨款慢慢转变为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措,但现阶段在财政性拨款和非财政性经费二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如财政拨款占经费总额的比例过高、学费比重过大、捐赠、科研、校产等方式比重过轻等。同时,有针对性的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等三国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和特点,总结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主流趋势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改革,在明确改革原则的前提下,从提高财政性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拓宽非财政性经费的渠道二个角度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多渠道改革的创新思路,具体对策包括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中介机构、绩效支出预算的尝试、捐赠专业化建设、设立高等教育基金等。还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以H大学的经费筹措方式改革为例,分析其现在和未来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改革方法。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政府、高校自身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费筹措方式,建立和完善多渠道全社会投入机制,逐渐形成政府投入、自筹资金和社会资助的三元稳定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