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SiO<,2>和Co-Cu/SiO<,2>两个系列用SiO<,2>为载体的担载型催化剂,并对经400℃下焙烧3小时的样品采用了TPR、BET比表面积、室温H<,2>、O<,2>、CO和C<,2>H<,4>微量吸附量热等技术进行了表征。BET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主要决定于样品中SiO<,2>的含量,其含量越高,比表面积越大,样品中添加SiO<,2>除促进了样品的S<,BET>变大外,同时还促进了活性组分Co在样品中的分散,这对催化剂的活性的提高及使用寿命的延长都十分有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ol-Gel法制备的样品的比表面积都较大,在SiO<,2>担体上,Co和Cu的分散度是相近的,Cu的加入有利于样品表面积的提高及促进Co的分散。TPR结果表明:对于Co/SiO<,2>系列催化剂,能被还原的仅是样品中含有的Co化合物,是经由Co<3+>→Co<2+>→Co<0>的还原过程;对于Co-Cu/SiO<,2>系列催化剂,除有Co是经由Co<3+>→Co<2+>→Co<0>还原外,还有Cu<2+>→Cu<0>的还原过程。比较两个系列样品的O<,2>、H<,2>、CO和C<,2>H<,4>吸附量热结果,没加Cu的样品初始吸附热数值均比较接近,担载量的变化没有影响初始吸附热的值;Cu的加入,除CO的吸附量热结果外,均使得初始吸附热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O<,2>、H<,2>、和C<,2>H<,4>在Cu上的初始吸附热比在Co上的初始吸附热低的缘故。Co/SiO<,2>系列的催化剂的H<,2>、CO和C<,2>H<,4>吸附的饱和覆盖度以50Co-50SiO<,2>最高;比较H<,2>和CO的覆盖度结果,可以看到,CO在Co上的吸附包含线式和桥式两种状态。同样,从Co/SiO<,2>系列的CO吸附量热结果可以知道,在吸附过程中,可能有CO发生的歧化反应生成了C和CO<,2>,直观的反映在图上是在图中有一个极值出现;加入Cu之后,极值没有消失,说明Cu的加入并没有阻碍CO的歧化。从Co/SiO<,2>系列的C<,2>H<,4>吸附量热的结果可以知道,在吸附过程中生成了H<,2>,乙川(C<,2>H<,3>)和C<,2>H<,6>,最直观的是在图上出现了一个极值;加入Cu之后,结果中的极值消失了,说明Cu加入抑制了C<,2>H<,4>的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