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家对中学历史课程的不断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要开发、整合更多课程资源,以便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服务的要求。除了博物馆资源、乡土资源、影视资源等经常被用于历史教学的资源之外,潜藏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历史教科书中的诗词也是教师们可以充分开发运用的资源之一。将其运用于历史教学之中,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广度;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现课堂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中学历史课程的不断改革,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也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要开发、整合更多课程资源,以便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活动提供更好服务的要求。除了博物馆资源、乡土资源、影视资源等经常被用于历史教学的资源之外,潜藏于中学语文教科书和历史教科书中的诗词也是教师们可以充分开发运用的资源之一。将其运用于历史教学之中,可以充实教学内容,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广度;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并且它对于中学生“家国情怀”目标的培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此外,将语文课本中的诗词进行整合与运用,还可以增加两个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使之发挥跨学科的整体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下中学历史教师对诗词的开发运用情况及学生对诗词的了解和接受情况,发现大部分历史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对诗词这一资源产生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分布在各科教科书上的诗词及其价值都被严重忽视,并且用这类诗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力度不够的问题。因此,从现行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和语文教科书中收集可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诗词,并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家国情怀”集中体现了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和自豪,也是高中历史课程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中对“家国情怀”的具体内涵可阐述为人民对国家的爱;对家乡的爱;面对外敌入侵或国家遭遇重大困难时,国民表现出来的守护家园、抵御外敌的担当精神;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弘扬和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等。研究表明,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目标的教育,能够树立中学生的家国意识,强化中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中拥有着丰富的家国情怀资源。在中学历史课中,用诗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吸取其中潜藏的人文价值,可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其具体内涵的认同,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情感涵养,形成健全人格。最后运用诗词培养家国情怀的具体案例来展示将家国情怀贯穿到教学当中,使学生通过课堂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达到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完成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的。希望以本文为基础,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开发更多可有效运用的历史课程资源。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作为当下教育界的时代热词,受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视。培育核心素养成为了化学教育的热点,而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又需要深度教学。那么,何为深度教学?中学化学深度教学又是什么样的?广大一线教师又如何判断,从哪些角度去判断自身的教学是属于人们常道的“灌输式”教学(浅层教学)还是倾向于深度教学,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教学进行改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
学习进阶兴起于美国,是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发展路径的假设性描述,可以通过实证加以检验。因可以改变国内外普遍具有的:课标及教学中存在知识“范围广”但“深度浅”的问题,并能够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而成为近年来国际教育界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选取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章节进行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构建,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概念体系,并实现对核心概念的深入学习,同时为教师教学提供新思路。具体研究分为以下
初中留守儿童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了广大社会关注的重点。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科目,需要监护人给学生提供监督和指导。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由于空间、时间等原因对儿童的关心不够,学习和生活上不能以身作则,以至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非智力因素表现较差。留守儿童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值得我们深思和剖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论文主要研究初中留守“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相对稳定性,是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资源。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能加强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及爱国爱乡情怀的培养。深度教学一直以来是较难达到的教学高度,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深度教学。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于地理教学的不同阶段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
中考是中国重要的考试之一,直接决定升入高中的学习质量。江苏省十三市自主命题中考试题,这些试题之间有什么异同点呢?通过对2016年—2020年盐城和南通两地的十份中考数学试题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分析试题的不同能力层次,从而揭示盐城试题与南通试题的异同点,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提供建议,帮助初中数学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全面发展。在SOLO分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初中学生解答数学试题
进入新时期,人类发展的机遇与风险交织叠汇,使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信息技术、网络数媒所引发的全球互联互动,耦合而来的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稳定与发展。与此同时,后现代“解构”观的盛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国人易对本国价值观念的认知产生偏差,国家认同的重要性由此日显。教科书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除了是知识传达的媒介,更是国家认同培育的重要载体,同时,语文教科书也致
文言文是语文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和文言文鉴赏也在语文学习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且近年来,社会对于文言文及其所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关注,高考的考查力度及频率也越来越强。但在实际的文言文传统文化教学当中,教学氛围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和阅读的兴趣还较低,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也不显著。传统文化教育即:通过学习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材料,汲取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了本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培养、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部分学者提出为了落实课程的根本任务和目的,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教师引导为主、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提升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并由此培养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所以本文的研究视角就在于探究性学习对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思维
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凸显。独居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一个庞大而重要的群体,其人际交往困境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独居老人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缓解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困境,增加社会参与度并能够让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本研究以“夕阳红”人际交往小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对社区独居老人人际交往困境的表现及其成因做出深入分析,以小组工作为介入方法,以社会支持理论和小组动力学理论为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大趋势,也成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风向标,高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持续的关注与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部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仍停留在表层而缺乏应有的深度,呈现出教师的教学固化于知识层面,学生的学习停留于知识的机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