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八四五年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后,中华民族就陷入了深深的危机。清政府统治腐朽落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残酷压榨和剥削。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有志之士不堪其辱,奋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其中数辛亥革命最为彻底有影响力,他推翻了清政府。但是他并没有成功达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政治界、思想界腐朽已甚,可谓积重难返。但是,外部的世界还是瞬息万变的,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此时,青年毛泽东强调“立志”,将之作为自己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这一点受到其师杨昌济的影响。他立志改造社会。然而,他认为只要在掌握了宇宙之真理之后,才能够确立真正的志向,否则立志必然具有盲目性。但是如何才能得到真理毛泽东认为,必须要追求“大本大源”。而且,只有抓住了社会的“本源”,才能真正彻底的改造社会。在这个时候,立志只是他的个人追求,但是要是这种追求实现,必须要能团结一批人,并有着能够为所有人追求的目标——主义。因此,毛泽东接下来寻找彻底改造社会之主义。什么是主义毛泽东那时所追求的“主义”就是一种改造社会的根本主张,是一种纲领性、系统性的思想。毛泽东起初对于要确立何种主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但他觉得必须要有“主义”,因为必须要确立一个根本的主张于事业之先,使集体都有所趋赴。在当时,他将各种主义放在一起研究和比较,试图能够得出一个最为适合中国的结论。但是,理论的探讨终究没有实践的检验来得真实和深刻。面对着腐朽的政府,他信奉的是“呼声革命”和“无血革命”,主张做持续的劝告,赞成社会改良的思想,倡导温和的方法,但是,在“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受挫之后,他彻底认识到了必须要对这个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对于统治者的任何幻想都必须抛弃。而这个时候,毛泽东遇到了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良师益友,他们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其逐渐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他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后,便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一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认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阶级斗争。其次,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非常重视研究中国的国情,提倡研究国情于留洋之先,继承了其师杨昌济的中西文化观。因此,他非常重视将中国国情和阶级斗争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中国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