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两支考古学文化。它们的绝对年代大体相当,都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早阶段。磁山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它们有着不同的分布地域。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聚落遗址、原始信仰及艺术、社会经济等五个方面。从生产工具来看,磁山文化的石器制作技术落后于裴李岗文化,骨、角、牙、蚌器种类要比裴李岗文化丰富,两个文化的生产工具在形制和种类上有很大差别。从生活用具来看,磁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是夹砂陶,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陶,磁山文化的主要器物是陶盂和陶支架,裴李岗文化的主要器物是小口壶、钵、罐等,在陶器的形制上,两者也不相同。从聚落来看,磁山文化的聚落构成要素为房屋、灰坑、祭祀场和灰沟,裴李岗文化的聚落构成要素为房屋、墓葬、灰坑、陶窑、灰沟,在房屋和灰坑形制上两个文化也不相同,在聚落内部规划上磁山文化相对落后于裴李岗文化,而且磁山文化的聚落分布较为分散,而裴李岗文化的聚落分布比较集中。从原始信仰及艺术上来看,磁山文化的原始信仰主要为农神或土地神的崇拜,裴李岗文化的原始信仰主要为灵魂崇拜、龟灵崇拜、生殖崇拜,在丧葬习俗上,两者也有很大不同,而且裴李岗文化的艺术文化比磁山文化更丰富。在社会经济方面,它们的经济发展程度并不平衡,磁山文化的农业发展水平和手工业发展水平均落后于裴李岗文化。它们的相同之处是共同的时代特征,也包括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它们的不同之处则说明它们是由不同的族群所创造的。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比较,不仅可以看出这两个文化间的异同,还可以看出它们整体的发展水平。磁山先民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聚落、精神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要相对落后于裴李岗文化,也就是说,磁山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比裴李岗文化落后。正是这两个文化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