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物质资源交易配置的主要场所和基本形式,其他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商品市场服务的。由于市场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我国商品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周期波动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商品市场进行探讨和分析。但是目前的文献多对区域商品市场发展差异展开讨论,很少从波动形态的视角对商品市场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三部分内容对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周期和同步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为促进我国统一、有序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提出政策建议。首先,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间段,从持续性和波动幅度角度探讨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周期波动的特征,为下一步分析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打下基础。研究发现,无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大部分省份商品市场周期波动特征相似,1954―1977年区域商品市场周期波动比较频繁,波动平均持续周期较短;1978―2010年28个省份商品市场周期扩张阶段持续时间均大于收缩阶段。就波幅而言,1954―1977年除了山西、广西、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之外,其他省份商品市场周期扩张阶段波幅大于收缩阶段;1978―2010年除了辽宁、浙江、福建和重庆之外的省份扩张阶段波幅大于收缩阶段。其次,在区域商品市场周期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借鉴Harding和Pagan(2006)的方法,对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一致指数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1954―2010年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周期波动同步性在70%―80%的范围内是一致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区域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得到大幅提升。随着贸易和经济交流的加快,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程度都在不断提升。最后,对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双边经济规模越大,产业结构相似度越高,区域间商品市场的同步性程度也就越高;政府财政支出差异变量对区域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的影响为负,表明无论改革前后地方政府都是影响区域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地方保护政策阻滞了商品市场周期的同步变化,但地区间国有经济差异对商品市场周期同步变化的阻滞限于改革前;双边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区域商品市场同步性的影响不定,这可能是由于改革开放前后不同作用机制造成的;在面对国际经济周期和贸易条件改变等外部冲击时,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西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影响,对外开放度差异也对区域商品市场同步性具有负面影响。总体来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区域间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和要素流动不断加快,促使一个地区商品市场扩张或收缩迅速传递到另外一个地区,这使得相关地区的商品市场也呈现出扩张或收缩,因此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周期不仅会表现出各自的波动特性,而且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同步性现象。这种同步波动现象既是整个国家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结果,也是我国商品市场周期运行的集中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