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在心理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委婉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委婉语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本文所说的委婉话语在本质上也属于委婉语的一种,但和传统意义上的、以单个的词语替换为基础的委婉语不同,它指的是超越了词汇层面的、利用语言中各种语法手段临时构建起来的具有委婉功能的表达方法。学者们称之为广义委婉语、临时委婉语、非规约性委婉语或文体委婉语,而把传统委婉语又叫做狭义委婉语、规约性委婉语。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委婉语指的是用一种含蓄、动听的词语来代替那些直接的、令人不快或难堪的词语,比如用去“去世”替“死亡”,用“智障”来代替“傻子”,等等。这时的委婉语仅仅局限在词汇层面,是一种词汇与词汇之间的替换,“替换”是传统委婉语最明显的特点和最主要构成方式,它往往是约定俗成的、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普遍通用的,不会因为使用它的人不同而发生变化。而委婉话语则指的是一种通过语音的、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修辞的、甚至篇章的等各种语言手段构建起来的、和人类认知密切相关的语言表达方法。比如争吵时不直接骂对方是“猪”而用"You are a P-I-G!"来迂回表达;面对自己并不喜欢的男孩的一再追求,女孩婉转地说“我认你当哥吧!”;面对患者家属的一再追问,医生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以及曹植著名的批判同胞相残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等等。这些表达方法就尽管在本质上也属于委婉语的范围,但和传统委婉语的词汇之间相互“替换”特点不同,这些委婉话语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需要从话语的上下文或者篇章的整体来理解和把握,需要交际双方在大脑中激活一定的概念范畴或心理模型,并充分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常规关系来进行常规推理。本文就是在综合利用认知语言学、认知语用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假说的基础上,采用徐盛桓教授提出的“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研究范式和刘辰诞教授提出的“基于模型的句法表达式生成机制”作为我们的理论框架,紧紧围绕“心理模型”这一概念来研究委婉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为探索委婉话语这种语言现象的本质和认知规律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委婉话语的使用和理解过程同日常话语理解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交际双方在含意本体论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和操作心理模型,推定话语涉及的对象和事件之间存在常规关系,利用心理建模对感知的话语进行下向因果求索的的一种认知过程。这个过程依赖的是常规关系,即语言运用总是设定话语中所涉及的对象和事件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是常规关系,除非另有说明。通过常规关系,发话人使显性表述蕴含隐性表述,向受话人表达含意,而受话人则用隐性表述补足/阐释显性表述,从而辨识其含意。具体来说,就是发话人S在特定的情景之下,在头脑中把多个小型知识集或者说较低层级的心理模型通过常规关系集约为较高层级的心理模型,并将这个高层级的心理模型投射到句法表达式上,产生相应的委婉话语,然后通过对受话人L使用委婉话语(显性表述)H,内在地蕴含着其交际意向(隐性表述)I,而受话人L则在常规关系的指引下,利用心理结构的知识集,通过一连串的“如果x则y”的推导进行显性表述和隐性表述的交替编码、组织和补偿,不断获得新认识,最后得到对委婉话语的恰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