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巴山脉跨越东西,横断中国中西部的交流和沟通,为了打通这一阻隔,先民在连绵不断多由山崖绝壁形成的山脉间凿孔架木铺设栈道,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建成了跨越千里的山地交通网,实现了秦蜀两地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随着蜀道的兴盛,栈道的景观价值逐渐受到关注,其优美的山地风貌、险峻的路线走势,具有鲜明的景观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褪去千年的交通地位,现今的栈道更多的是景观价值的延续和发展,因此对古栈道景观的探寻和旅游开发的研究工作也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本文以秦—巴特殊的山地环境下的古栈道景观为分析视角,以两千多年的相关诗文史料、科考研究为理论依据,先就栈道的历史沿革、发展特点、分布线路、构成类型、主要功能和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基础分析。明确了栈道自秦汉以来,为了克服秦—巴山脉崇山峻岭、危崖绝崛的特殊的自然地貌,逐渐形成了一南一北、沿水而行和7种特殊形制的基本特色。作为秦—巴间重要的道路命脉,栈道因其遗构线路、相关文献、遗址风貌对引导交通建设,体现历史与文化价值以及实现独有的山地景观价值等都在今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有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褒斜栈道和金牛栈道为分析研究案例,针对栈道历史沿革、分布线路、遗址遗迹的现状等调研和分析基础上,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的文化传说,特别是通过古代文人大量的诗文及书画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像资料、以古人的山岳精神和士大夫文人意象为背景,试图深入挖掘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的栈道历史景观风貌,基于本体、外延、自然、人文四个方面因素,通过层层剖析与全面探究揭示其内涵的本源,清本正源,从而分析并彰显其历史景观所独具的艺术特色。随着蜀道文化线路的申遗工作逐步开展,栈道逐渐成为了延续文化脉络的对象之栈道风貌的重塑迫在眉睫。本文在明确重塑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褒斜、金牛道上,两个多次重点修建的栈道风景区进行调研和分析,从景观特色和不足的角度出发,展开相应的探讨和思考,并就栈道景区的旅游发展现状,依据旅游发展的基本要求,尝试性地提出综合发展的基础策略。秦—巴栈道所代表的是历史时期特殊地貌条件下的道路设施,作为重要的文化线路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挂万漏一,必有舛误,作为初涉此领域的研究者,以期在当今文化线路遗产和我国蜀道文化线路发展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为栈道景观的挖掘和景区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