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的开通使区域可达性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区位自身经济规模条件等不同,对各区域带来的效益影响也不同,高铁空间效应的异质性得到广泛关注,然而,既有高铁研究大多针对发达地区,鲜有对西部地区的研究。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成渝高铁在我国高铁交通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成渝1小时经济圈,对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和交通方式带来较大冲击。鉴于此,本文测度分析了高铁联网背景下成渝高铁开通对成渝城市群可达性及空间公平的影响,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归纳梳理的基础上,以成渝高铁为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了2015-2019年成渝城市群25个样本城市相关数据。一方面,从时间、空间及费用可达性三个维度,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可达性潜力模型及空间结构系数,平均旅行费用及相对费用指数作为可达性的度量指标且结合Arc GIS10.4软件、SPSS25.0软件,来测度成渝高铁载客前后成渝城市群可达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与空间格局差异。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成渝城市群各城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及经济潜力变异系数,铁路服务价格变异系数及高铁消费能力指数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经济联系总量及经济隶属度模型来分析各区域交通公平、社会公平、经济公平程度,并基于Arc GIS10.4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进一步分析成渝高铁开通前后各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可达性效应带来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成渝高铁开通初期对成渝城市群区域的时空可达性水平均有显著提高,明显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但高铁在提升总体可达性的同时也抬升了城市铁路服务价格,扩大了相对可达性水平的差距,表现出以高铁沿线城市为核心、沿线城市外围为边缘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在成渝高铁建设之初,其加剧了站点城市与非站点城市旅客出行获得交通资源机会的不均衡性,使高铁线的“廊道效应”越发增强;高铁虽可以显著推动城市发展,但其对有收入差距的群体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扩大了站点城市与非站点城市出行者铁路服务消费能力的不公平性;各要素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移动,加大了成渝高铁沿线站点城市与非站点城市区域经济差距,使区域逐渐演变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态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可达性,从而不利于成渝城市群实现区域经济公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两极化一步步演化为如今的多级化,促进了站点城市与非站点城市间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使成渝城市群得到一体化发展,各城市可达性和空间公平均逐渐趋于均衡,从客观上验证了修建成渝高铁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论文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高铁规划布局及城市如何在高铁联网背景下探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为优化高铁格局和提升高铁利用率提供参考。
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归纳梳理的基础上,以成渝高铁为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了2015-2019年成渝城市群25个样本城市相关数据。一方面,从时间、空间及费用可达性三个维度,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可达性潜力模型及空间结构系数,平均旅行费用及相对费用指数作为可达性的度量指标且结合Arc GIS10.4软件、SPSS25.0软件,来测度成渝高铁载客前后成渝城市群可达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与空间格局差异。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成渝城市群各城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及经济潜力变异系数,铁路服务价格变异系数及高铁消费能力指数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经济联系总量及经济隶属度模型来分析各区域交通公平、社会公平、经济公平程度,并基于Arc GIS10.4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进一步分析成渝高铁开通前后各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可达性效应带来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成渝高铁开通初期对成渝城市群区域的时空可达性水平均有显著提高,明显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但高铁在提升总体可达性的同时也抬升了城市铁路服务价格,扩大了相对可达性水平的差距,表现出以高铁沿线城市为核心、沿线城市外围为边缘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在成渝高铁建设之初,其加剧了站点城市与非站点城市旅客出行获得交通资源机会的不均衡性,使高铁线的“廊道效应”越发增强;高铁虽可以显著推动城市发展,但其对有收入差距的群体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扩大了站点城市与非站点城市出行者铁路服务消费能力的不公平性;各要素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城市移动,加大了成渝高铁沿线站点城市与非站点城市区域经济差距,使区域逐渐演变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态势,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可达性,从而不利于成渝城市群实现区域经济公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两极化一步步演化为如今的多级化,促进了站点城市与非站点城市间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使成渝城市群得到一体化发展,各城市可达性和空间公平均逐渐趋于均衡,从客观上验证了修建成渝高铁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论文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高铁规划布局及城市如何在高铁联网背景下探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为优化高铁格局和提升高铁利用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