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性住房”和“保障性住区”一直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研究热点,更是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热切关注的城市议题。该主题的相关研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相当成熟,研究切入点细腻,含盖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研究内容丰富充实,覆盖空间区位、布局模式、贫困、就业、居住关系、犯罪、组织模式、设施经营等方方面面。我国学者在该主题领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但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的空间布局,并对其导致的社会问题和城市问题等进行揭示;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则主要以描述性剖析和认知性判断为主,缺乏深入浅出的定量判断和定性推理的实证性研究。
本文运用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以微观空间的研究视角,选择“广州市保障性住区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浅出地、系统地实证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本研究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演变及其在广州的实施过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以“保障性住区”所承载的制度阶段和建设过程为依据,将广州市自1986年以来建设的保障性住区划分为四个类型;并通过面上调研获取的初步资料,从诸类保障性住区中各确定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然后,将各类保障性住区的发展特征从“社会生态结构”、“住区管理模式”、“人文居住生态”和“设施供给”等四方面展开实证论述,归纳出各类保障性住区的总体特征表现,并对各类型的保障性住区的发展特征有一个综合性的把握。在分析的过程中,本研究将广州保障性住区的发展特征与其它类型的进行间接比较,即充分运用学者们研究其它类型住区发展特征的成果,将该种比较融入到保障性住区发展特征的分析中;并将各类保障性住区之间的发展特征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广州保障性住区的发展特征可分为三类,即除管理模式特征均具有以“市住保办”为住区权力核心的同质性外,第二类保障性住区呈现出的类高档商品住区的“区内阶层单质——邻里社会资本较高——设施供给提升住区生活空间质量”的特征,第三类表现出类传统公共住区的“区内阶层单质但贫困集聚——邻里社会资本极弱——设施供给未能提升生活空间质量”的特征,第一类和第四类则表现出介于普通商品房住区和传统公共住区之间的混杂住区的“部分异质——邻里社会资本较低——设施供给未显著提升住区生活空间质量”的特征。
再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制度”、“保障性住区的建设模式”、“保障性住区的管理制度”及“其它因素”等层面,针对性地阐述这些因素对保障性住区呈现出各层面发展特征的影响机制。在具体的阐述时,各类型保障性住区各层面特征的影响路径被穿插在其中而得到解释;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各类型保障性住区发展特征的影响机制。
最后,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并总结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