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或改善原油采收率作为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发展的永恒主题,它贯穿于油气田开发、开采的整个过程之中。纵观国内外油田开发现状,进入矿场规模应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主要集中在化学驱、热力驱和气驱三大类,其中以热采为主导,化学驱较少,而注气驱正以逐年增长的态势和显著的成效成为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本文以青海英东油田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油田的储层跨度大、油气交错分布、气油比高、天然气资源丰富等地质特征,结合注烃气驱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英东油田注烃气驱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其中室内实验主要包括注气膨胀实验、细管实验和长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注烃气对流体相态的影响。流体膨胀实验表明注烃气能有效改善英东油田原油物性,原油的饱和压力、溶解气油比、膨胀能力均随注气量的增加而增大,原油粘度随注气量增加而降低。确定了注烃气驱最小混相压力。通过细管实验法测得英东油田注烃气驱最小混相压力为31.8MPa,高于地层压力15.5MPa,说明了英东油田注烃气驱为非混相驱。评价了不同注气方式下的驱替效果。中高渗组长岩心开展了衰竭、直接气驱、气水交替驱和水驱后气水交替驱4组驱替实验,气水交替和水驱后气水交替驱效果较好。低渗组长岩心进行了直接气驱和水驱后气水交替驱两组驱替实验,水驱后气水交替驱的最终采收率明显高于直接气驱。开展了油藏注气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组份模型进行井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油藏弹性能较低,依靠弹性能采出程度较小。同时,模拟对比了注水、注气、气水交替以及水驱后气水交替四种驱替方式的开采效果,其中气水交替驱的采出程度最大,可达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