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第一部票房分账发行影片《亡命天涯》出现在大陆银屏上,美国电影不断流入中国的电影市场。电影已成为文化输出与引入的重要渠道。由于电影所具有的艺术性及其与社会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电影译名的选择不仅仅是翻译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海峡两岸同样使用汉语,但是对电影名称的翻译却存在差异,甚至差以千里。这一现象背后不只是语言层面的区别,更凸显了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电影市场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进一步探究翻译活动。 本文借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就两岸地区汉译英文电影名称存在的差异现象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电影片名的语言特点和不同功能;2.两岸译者的资本和惯习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以及译者资本和惯习形成的因素;3.美国电影片名汉译的场域分析;4.电影市场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汉译美国电影名称的不同翻译对比研究发现:两岸电影译名的比较无法单纯以好坏论,造成差异的因素更值得研究;两岸地区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两岸译者带有不同的文化资本和惯习进入翻译场域,并影响了电影片名的翻译;电影市场的参与者通过在电影片名翻译的场域中的地位和占有资本对两岸电影片名翻译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译者的惯习;社会学理论与译学研究的结合可以用于对某些翻译现象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