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1986年提出来的。自那时起,作为一种阐释言语交际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以其强大的解释力被应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诸多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关联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揭示了翻译的交际本质,因此关联理论可以阐释不同的翻译现象。现在,由Gutt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已经成为了一种指导翻译活动的全新理论,很多学者从关联理论的角度上对翻译做出了研究。
幽默植根于语言和文化中,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幽默有其特殊的文化特性,幽默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幽默是不可译的。事实上,幽默翻译确实是一个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要求翻译工作者对原语中的幽默言语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将其转换成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下的正确语码;而且还得将原语文化中的幽默信息成功的转化到目的语中,以期在目的语中达到与原语中同样的幽默效果。
这篇论文意在证明关联理论在对翻译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幽默言语的阐释上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它为幽默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全薪的视角。文章包括以下要点:
l.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争论由来已久。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争论的焦点由可译与不可译转向了可译性的程度。很多学者都开始意识到翻译是可能的,只是有一定的限度。关联理论就是一种相信可译性并对翻译实践有所裨益的学说。
2.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语内或语际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是一个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三元的交际活动。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什么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方式进行翻译。
3.关联理论下的言语幽默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交际过程,它需要结合两种不同的交际模式:编码-解码模式和推理模式。这种推理更多的是以关联性为依据,而不是某些规则或准则。因此,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判断言语幽默翻译的标准就是最佳关联的传递。也就是说,幽默翻译的关键就是在目的语中设法达到最佳关联。
4.通过大量的例证检验格特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进一步证明了关联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强大解释力。总而言之,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很多问题如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对等原则等都可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