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对/向/跟”都可以介引动词的对象,有时可以出现在相同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前,这与介词本身的词义有关,也与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三个介词之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各自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语法化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从句法、语义方面对介词“对/向/跟”及其构成的结构“S+对/向/跟O+XP”进行描写和分析。本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交待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前人的研究现状,并交待了本文语料来源。在第二章中,本文首先讨论了介词宾语“O”常充当的语义角色:方向、对象、受事、与事。可以说,不同的语法学家对本质上相同的语义角色的命名是不尽相同的。这一章里,我们将重点放在对语义角色的语义特征的分析上,而忽略各语法学家因不同命名而带来的分歧。之所以要在具体考察三个介词之前讨论语义角色的特点,是因为,要想分析三个介词使用方法的相同或相异,必须首先对其介引的宾语的语义角色给予定位,并找到句子中主要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在三个介词构成的结构之间进行比较。所以,对介词宾语语义角色的分析是为后面的具体考察做准备。在第三章中,本文从谓语中心动词或形容词的特征、介词宾语的语义角色的特征、以及介词本身的意义三个方面,分别对“对、向、跟”三者能够共同出现的句法结构进行描写及分析,考察在各个介词不同义项下,能够进入结构中具体充当“S”、“O”及“XP”的句法成分以及三者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第四章中,本文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从谓语中心词的特征、介词语义角色的特征、以及介词本身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介词“对、向、跟”在共同的句法结构中的使用条件和替换规律,最后分别从语法化角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句法现象进行解释。最后部分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