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歌取”对于藤原定家和歌创作的意义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heng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古今和歌集》是在平安时代向镰仓时代变迁的动乱时期下编纂完成的敕撰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的歌风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的歌风并称为三大歌风。而《新古今和歌集》的编纂者之中藤原定家是最著名的,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歌人。藤原定家是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初期耀眼的存在。他的父亲是《千载和歌集》的编者,著名的大歌人藤原俊成。定家是一位优秀的歌人,一生参与编撰了《新古今和歌集》和《新敕撰和歌集》,并在晚年致力于古典书籍的抄写和校对。其他著作有从19岁起开始一直坚持了56年的日记《明月记》,私家歌集《拾遗愚草》,以及歌论《近代秀歌》《咏歌大概》《每月抄》等。定家的歌论中将“本歌取”作为唯一的方法论进行了论述。可想而知这种方法对于定家的诗歌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论文从定家的歌论出发探讨“本歌取”对于定家在和歌创作上的意义。第一章首先就定家的生涯以及他一生的四个主要创作时期进行简单的介绍。本章着眼于定家的歌风,并得出在他的作歌生涯中共通的歌风是“象征性歌风”的结论。这种象征性歌风是通过定家擅长的“物语式咏法”来表现的。但是这种表现手法与传统和歌的表现手法相差甚远,因此被批评。定家也因此不得不通过寻找新的,容易被人接受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和歌创作。而新的表现手法便是本论文下一章进行论述的被称为“本歌取”的手法。第二章就“本歌取”的定义,其发展过程进行介绍。一直以来传统和歌界对于“本歌取”的态度是很消极的,直到藤原俊成的时候才逐渐变得积极起来,到藤原定家的时候已经盛行于世间了。本章依据定家的歌论来探讨本歌取的具体规则。第三章首先着眼于定家自身在用“本歌取”方法所创作的和歌数量上的变迁。思考关于定家在“本歌取”创作上由少逐渐变多的理由。进一步探讨“本歌取”对于定家的意义。最后总结定家之后的时代对于“本歌取”的态度。本论文的结论是“本歌取”对于藤原定家的意义在于通过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创作出更好的具有象征性歌风的和歌。同时在时代尚古风潮下这种方法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随着海洋探索与研究的不断深入,水下无线传感网络(UWSN)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水下无线传感网络(UWSN)拥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在水下布置大量的传感节点,可以实现军事监
目的:通过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减少临床工作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减少因氯吡格雷抵抗引起的不良结果。方法:1.本研究共纳入20
目的:目前,炎症反应被认为是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启动、形成和发展全过程,而其首要和最早环节是内皮功能障碍,因此,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及抗炎症治疗,在AS
汉语副词“再”在日常生活当中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副词,而且我们从初级阶段已经开始学这个词。这个词看起来很简单易懂,但是实际上它的语义、语用及句法功能相当复杂,而使外国
壮族民歌题材丰富,曲调鲜明,拥有着深厚的壮族民俗文化底蕴。《壮锦谣》是一首描写刻画壮族文化与生活的歌曲,作为创作型民歌,歌曲在作词上选择了汉语,但是在歌词写作时仍然
本报告基于作者为以色列网络安全公司Logical Form担任翻译的经验撰写而成。在此次口译任务中,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帮助Logical Form公司与中国公司进行沟通,讨论合作事宜并最终
本文在陳兆鼎《陳後山年譜》(1937)與鄭騫《陳後山年譜》(1984)二家年譜的基礎上,兼采《宋史》本傳、任淵《後山詩注》、冒廣生《後山詩注補箋》與北宋名家年譜、詩文別集等
本论文着眼于一位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篇章的大器晚成型作家——井上靖,通过解读其新闻小说《化石》和《星光与祭礼》,来考察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时期的生死观。井上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报告。翻译的材料是由佩内洛普·彼得森、伊娃·贝克和巴里·麦高(Penelope Peterson,Eva Baker和Barry McGaw)主编的《国际教育学百科全书》第三版第三
藏族中篇小说仅有30年的发展历程,但创作者们始终以“文学即人学”的文艺观为主,使得作品的内容贴近现实,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特别是近十年创作的藏族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