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语者与单语者语言转换过程中呈现的差异是心理学以及心理语言学中涉及的重要研究领域,Bialystok提出的双语者优势效应假说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虽然针对该假说的研究很多,但是研究大都直接比较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单语者和双语者,或者非熟练双语者与熟练双语者,从存在的表面现象进行差异分析,难以控制混淆因素的干扰。另外,双语者优势效应假说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在语言转换情景中加工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会自动激活,并且双语者会对激活后的非目标语言进行抑制。对于这至关重要的理论前提学术界还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因此,研究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并检验语言转换经验对双语者干扰抑制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分为两个研究,每个研究各有两个实验,共四个实验。实验一为2(词对类型:语音相关、语音无关)*2(非目标语言类型:汉语、维吾尔语)被试内的E R P实验,选取汉-维非熟练双语者2 0名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为跨语言中介启动范式,以语音相关词对为研究材料,探讨了非目标语言词汇层的激活和抑制特点。实验二为2(词对类型:语义相关、语义无关)*2(非目标语言类型:汉语、维吾尔语)被试内的E R P实验,选取汉-维非熟练双语者1 6名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式为跨语言中介启动范,以语义相关词对为研究材料,探讨了非目标语言概念层的激活和抑制特点。实验三选取汉-维非熟练双语者2 1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十天的语言转换训练,探讨十天的语言转换训练是否真的具有训练效果。实验四选取汉-维非熟练双语者4 2名为研究对象,把所有被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每组各2 1名被试,实验组接受语言转换训练,控制组不接受语言转换训练,探讨语言转换训练对非熟练双语者干扰抑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非目标语言为汉语时,语音相关词对与无关词对所诱发的P200成分波峰值差异更大,波峰潜伏期更长。(2)当非目标语言为维吾尔语时,语义相关词对与无关词对所诱发的N4 0 0成分波峰值差异更大,波峰潜伏期更长。(3)在语言词汇层,非目标语言汉语启动条件下所诱发的N 2成分显著大于维吾尔语启动条件。(4)在语言概念层,非目标语言维吾尔语启动条件下所诱发的N 2成分显著大于汉语启动条件。(5)经过十天语言转换训练被试在第十天命名图片时所诱发的N 2成分显著大于第一天。(6)实验四中控制组与实验组在后测阶段执行面孔任务时诱发的N 2成分差异显著。结论:(1)在加工目标语言时,非目标语言无论在概念层和词汇层都激活。(2)非熟练双语者无论在概念层还是词汇层都对激活后的非目标语言进行了抑制。(3)语言转换训练确实促进了非熟练双语者干扰抑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