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临床上乳腺癌患者的死亡主要是由转移造成的,肿瘤转移是乳腺癌有效治疗的主要障碍。纳米给药系统能够通过EPR效应被动靶向肿瘤部位,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肿瘤转移灶直径小、分散性高,简单的被动靶向难以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开发高效的纳米载药系统仍是一个挑战性问题。 本文利用单核/巨噬细胞的肿瘤转移灶趋向性,构建了2种仿生纳米输送载体,用以直接靶向乳腺癌肺转移灶部位,从而抑制乳腺痛肺转移。采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提取分离RAW264.7细胞膜,构建巨噬细胞膜包覆的仿生纳米载药系统(MEL),初步评价其靶向乳腺癌肺转移灶和抗乳腺癌肺转移的效果,并构建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介导的Legumain酶和还原响应的双响应性药物输送系统(DD-DP-M),评价了其体内外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效果。 首先采用酸敏感磷脂DOPE和DSPE-PEG2000制备包载化疗药美登素衍生物DM1,制备酸敏感脂质体(EL),制备的EL粒径均一,平均强度粒径约64.5nm,在酸性环境下表现出酸敏感释药特性。通过提取、分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膜,将EL表面包覆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细胞膜,构建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仿生纳米粒(MEL)。MEL增加了4T1细胞的摄取,抑制4T1细胞的增殖。在乳腺癌肺转移模型鼠中,运用Spectrum/CT和免疫荧光技术,发现MEL能够靶向乳腺癌肺部转移灶,并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的肺转移。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乳腺癌细胞表面高表达的VCAM-1与整合素α4相结合,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发生。因此,利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构建一种靶向至肿瘤转移灶的谷胱甘肽还原敏感和Legumain酶敏感的药物输送载体。首先合成了谷胱甘肽还原敏感的DMPE-PEG-S-S-DM4和Legumain酶敏感的DMPE-PEG-Mal-S-Premellitin。通过SPDP将DMPE-PEG-NH2连接化疗药DM4,将Legumain酶特异性底物丙氨酸-丙氨酸-天冬酰胺多肽(AAN)与蜂毒多肽3个赖氨酸连接,制备Legumain敏感的Premellitin,并将蜂毒多肽半胱氨酸的巯基,与DMPE-PEG-Mal连接;从健康裸鼠骨髓中提取、诱导、分化TAM,通过共孵育方法,将DMPE端插入到TAM的细胞膜中,构建二硫键还原敏感和Legumain酶敏感的载药系统DD-DP-M。体外细胞实验考查DD-DP-M对4T1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对4T1细胞的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在乳腺癌肺转移裸鼠模型中,考查DD-DP-M在肺转移灶部位的分布,通过药效实验,考查DD-DP-M对乳腺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构建的DD-DP-M具有Legumain酶响应性,在Legumain酶作用下,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蜂毒多肽,将TAM膜破裂,释放出100-500nm的MV。释放的MV能显著抑制4T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在小鼠模型中发现,DD-DP-M能大量分布在小鼠肺部,并能靶向至肺转移灶部位,发挥抗乳腺癌肺转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