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的正向可迁移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母语迁移都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根本问题。众所周知,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二语习得领域经历了以对比分析假设为主导理论模式和中介语假设为主导理论模式的两个历史阶段。随着该领域理论模式的转移,对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兴盛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的衰落、再到80年代中后期的再次崛起这样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一历史过程时就不难发现,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对语言迁移的认识经历了从片面逐渐走向全面、从肤浅逐渐走向深刻的过程。而对语言迁移全面、完整的认识,对理解二语习得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界语言迁移研究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或第一语言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有相当多的语言学家忽略L1的正迁移,认为母语迁移主要表现在负迁移上,他们只片面的瞩目于“错误产生”这一个方面,很明显是不够的。其实,学习者的母语也会促进二语学习。Odlin(1989)认为,通过研究不同的母语的学习者,并对学习者进行对比研究,就能观察到这种促进作用。母语的正迁移在二语习得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得到证明。如:当L1和L2共有大量同语族特征时(如:英语和法语;日语和汉语等),学习者在词汇的习得上就会比较容易。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必学的外语。但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英语和汉语并不是同族语。那么,在中国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到底起不起作用了呢?如果起作用,是什么样的作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及教师的教学的启迪作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四章。第一章迁移和正迁移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母语迁移有不同的定义,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被语言学家们普遍接受的是Odlin对迁移的“工作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
其他文献
写作是大学英语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却差强人意。据历年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成绩的分析报告显示,写作一直是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统考
当前陕西省正紧紧围绕建设小康陕西、平安陕西、生态陕西、诚信陕西,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各利益群体的收入差距问题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但人们对收入差距的看
<正> 陕西的棉花生产,在全国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历史较早,农民富有生产经验。追本溯源,前人对陕西解放前的植棉史作过许多研究,但多系阶段性或某一问题之研究,有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在大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体大鼠穿透性角膜
本文利用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形成机制及波动原因,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理论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CPI、非食品价
半夏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药,临床上用途广泛,大多数医家因畏其毒性,在临床上多用其炮制品,而很少应用生半夏。本文试从古代医籍对生半夏应用的记载结合近现代医家临床上的应用
<正>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学生学习小数、分数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必须抓住这方面知识的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复习有关知识内容。通过复习打好基
对中国植棉业和手工棉纺织业的起源问题,目前有二种看法:即宋末元初说和唐朝边疆说。笔者认为,中国植棉与棉织业当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繁荣于明清:鸦片战
国有企业改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变革,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层面关注的热点。而国有企业员工才是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主体,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是
<正>我国小微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底,小微企业数量已占我国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则这一比例更会高至94%以上。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对我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