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其能够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环境,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土地整治也不可避免的对区域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学术界对于土地整治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效益评价已有较多研究,但是却较少关注土地整治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而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管理研究更是不多见。 基于此,本文借鉴项目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理研究的尝试。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理的六个维度,包括三个主导维度——目标维、过程维和时间维,以及三个辅助维度——组织维、技术维和机制维。随后,以过程维为逻辑依据,详细阐述了生态风险识别、生态风险评价的具体内涵、步骤和方法。具体来看,第一,运用特征映射模型进行土地整治的生态风险识别,从生态风险管理的目标出发,将“生态风险最小化”这一总目标逐级分解为包括生态结构合理、生态环境适宜和生态功能稳定三个二级目标并明确了目标特征,进而结合时间维,重点考察了土地整治实施和后期管护阶段对上述目标可能带来危害的行为,构成了目标危害特征域,然后据此推出生态风险因子特征域。第二,从生态风险因子特征域推出可选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集合。进而详细阐述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及应用物元模型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最后,明确了生态风险控制的内容,包括生态风险监测和生态风险应对,最后在阐述三个辅助维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以宜兴市太华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 ①项目区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等级从向低风险转化提高到一般风险等级,说明土地整治对项目区带来了一定的生态风险,但是在可控范围内。 ②生态结构风险从低风险等级上升到一般风险等级,主要的风险因子为土地利用多样性降低和廊道密度指数增加。生态环境风险从一般风险下降到低风险等级,主要由于土壤侵蚀有所改善,植被覆盖率提高和稻田甲烷排放量大幅度减少,但是仍面临水网密度下降的风险。生态功能从整治前的无风险上升到一般风险,生物多样性、蓄水功能和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都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 ③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项目区主要可以采取或者已经采取类似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规避风险、遏制风险、减轻风险、转化风险、抑制风险和自留风险。 ④最后,提出了宜兴市农村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