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酶纳米器件促进化学激发光动力学灭杀肿瘤细胞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应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PDT在临床上用于疾病治疗有许多优势,例如无创性、时空精度高和副作用少等。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研究,PDT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治疗。在PDT中,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在合适波长光的激发下能够被激活,产生光辐射的同时与氧气反应生成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1O2),导致细胞的凋亡。因此,选择合适的PS和激发光源,设计一个合适的PDT过程对肿瘤细胞的灭杀至关重要。化学激发光动力学作为PDT中的一种新方法,是通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高能中间体来激活PS,产生光辐射,同时发生系间窜越与氧气反应生成1O2。这一过程克服了激发光源的组织穿透局限,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PDT方式。
  本论文设计和构建了一种基于中空介孔硅,具有葡萄糖氧化模拟酶活性和双响应(还原性和pH)能力的非酶纳米器件,能够用于促进化学激发光动力学灭杀肿瘤细胞,相较于传统的PDT,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无外部光源,克服了深层组织穿透问题;②葡萄糖氧化模拟酶活性,能够消耗营养物质葡萄糖并产生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促进化学激发光动力学;③选择性双响应能力,具有还原性和pH双响应能力;④无需多种仪器和繁杂制样步骤,合成简单,方便快捷。这种简单且具有多功能的纳米器件不仅能够用于光动力学灭杀肿瘤细胞,还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新型药物载体的研发等提供潜在的前进方向。本论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介绍了PDT及其治疗现状,重点介绍了PDT的基本原理及要素,包括所需的PS、光源和1O2。
  第二章:基于中空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双响应非酶纳米器件的构建。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通过经典的“Stober法”合成了实心固体二氧化硅球,在外部修饰具有一定厚度的介孔层后再用无水碳酸钠刻蚀得到中空介孔的纳米粒子,被命名为HMSN。合成的HMSN进行氨基化修饰得到的纳米粒子被命名为HMSN-NH2,通过原位合成法在HMSN-NH2上修饰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得到HMSN-Au,随后将HMSN-Au巯基化后通过硫硫交换反应合成表面具有羧基修饰的纳米粒子即HMSNA-SS-COOH,最后通过一步装载和酰化反应将化学激发反应基质和PS装载到纳米粒子空腔并包覆一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改性的壳聚糖(Chitosan,CS)得到双响应非酶纳米反应器件。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Zeta电位、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的构建了AuNPs修饰的具有大空腔介孔结构和改性CS包覆的双响应非酶纳米反应器件。
  第三章:在考察非酶纳米器件对肿瘤细胞的灭杀作用前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①对纳米器件的葡萄糖氧化模拟酶活性进行了评估;②研究了纳米器件的双响应能力;③研究了非酶纳米器件的化学激发光动力学和细胞内化学发光成像;④分别研究了纳米器件在溶液和肿瘤细胞中1O2生成能力。结果表明,合成的非酶纳米器件具有稳定的葡萄糖氧化模拟酶活性,具有还原性和pH双响应能力,同时能在肿瘤细胞内产生化学发光用于成像和释放大量1O2。随后,通过MTT法、活死细胞染色和流式细胞凋亡实验考察了非酶纳米器件的促进化学激发光动力学灭杀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非酶纳米器件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灭杀作用。
  本论文设计和构建出一种基于中空介孔硅具有葡萄糖氧化模拟酶活性和双响应能力的非酶纳米器件用于促进化学激发光动力学灭杀肿瘤细胞,对生命科学、药物分析及医疗卫生领域提供了潜在的前进方向。
其他文献
水凝胶是能够吸收大量水介质的物理或化学交联的聚合物网络,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在材料化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多肽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结构简单,容易合成,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好。和传统的聚合物水凝胶相比,多肽水凝胶具有特有的二级结构,同时非共价相互作用具有动态可调节性,可赋予多肽水凝胶独特的刺激响应性,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功能多样化,是纳米医学上理想的生物材料。但由于多肽水凝胶的氨基酸数目少
3-螺环戊烷氧吲哚骨架广泛存在于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因而其构建新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尽管目前已有环加成反应、串联反应、Heck反应、Tomita拉链环化反应、Piancatelli重排反应等构建该螺环骨架的方法,但仍存在反应试剂昂贵和底物复杂等不足。在本论文中,我们以易于制备的3-吲哚环丙烷醇为底物,发展了一种氯化铜促进的环丙烷醇开环与吲哚C3位加成新反应,以高达96%的收率制备得到系列3-螺环戊烷氧吲哚化合物,首次实现了环丙烷醇对富电子吲哚环的去芳香化加成反应。该反应具
核苷是由核糖和碱基构成。核苷类似物与天然核苷结构相似,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病毒或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干扰DNA的合成、影响RNA的转录过程或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来抑制病毒的复制或肿瘤细胞的增殖。1,2,4-三氮唑核苷类似物是以1,2,4-三氮唑为碱基的核苷类似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Bola型两亲性分子是一类两端含有亲水基团,中间为疏水链的两亲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可以在界面和溶液中实现不同功能聚集体的组装,形成如胶束、囊泡、纳米管、纤维等自组装结构。提高化合物
目前为止已发现7000多种天然存在的多肽,它们对生物体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作为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离子通道配体或抗感染药起作用。同时多肽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靶向性等药理学特性,现在以多肽为基础的药物设计及修饰已经成为新的热点。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多肽具有较好的受体选择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此外,与大分子的生物药物相比,肽作为治疗剂通常具有较低的生产复杂性,因此,生产成本也较低,通常
槲皮素是一种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降血糖等多种药理功能,因而在药物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荧光成像技术因具有灵敏度高、实时监测、损伤小、操作简易等优点,已成为监测各种生命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性能优良的荧光染料是实现成像分析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小分子荧光染料因其荧光量子产率与摩尔消光系数较高,光谱范围易于调节,分子结构易于改变且生物相容性较好,而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青睐。
  诊疗一体化是指将诊断和治疗功能结合为一体的策略。癌症的诊疗一体化不仅能鉴别和定位肿
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挖掘传统药用植物中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对新药研发和中药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两种药用植物荚蒾属云南珊瑚树和槐属白刺花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和初步生物活性评价。利用各种分离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以及各种现代结构解析手段主要包括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分离鉴定得到了23个单体化合物,包括二萜类、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其中新化合物5个,并利用现代药理筛选模型初步评估活性,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第一章从云南珊瑚树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年都会增加癌症病例2000万例左右,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超过900万。
  天然产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的生物活性,从植物中发现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多种润楠属(Machilus)植物中发现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结构独特,活性显著,有望通过结构修饰等方法成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但是润楠属植物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润楠属植物有化学成分报道,大部分还未被研究。因此,润楠属植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本论文对润楠属药用植
近年来,多靶点药物已被用于一些复杂性疾病如精神性疾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单一靶点药物相比,同时作用于多个靶点的药物在复杂性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更佳的疗效、较低的耐受性和较高的安全性。三重再摄取抑制剂(TRIs)是一类新型多靶点抗抑郁剂,同时作用于人类单胺转运蛋白(hMATs)包括hDAT,hNET和hSERT。然而,由于三个单胺转运蛋白的结合位点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较高的序列相似性,从分子水平预测多靶点抗抑郁剂与转运体蛋白的结合模式、解离过程并阐明其选择性机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论文首先通过
轴手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同时,轴手性化合物还是手性催化剂及配体骨架的重要来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苯乙烯型轴手性化合物是一类结构新颖的轴手性化合物,具有成为手性催化剂及配体的潜力,但是由于苯乙烯型轴手性化合物的旋转能垒较低,容易消旋化,因此具有较高的合成难度,目前研究和报道较少,同时含有两个轴的双烯烃轴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更是未见报道。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对联烯醌中间体的研究,发展了一种反应条件温和,高效的合成方法实现了双烯烃轴手性化合物的构建。
  联烯醌(vinylide
4H-3,1-苯并恶嗪是重要的杂环化合物之一,含有4H-3,1-苯并恶嗪核的化合物通常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并且已被用作抗焦虑和抗惊厥药物、抗真菌剂和孕酮受体激动剂。尽管研究人员已经报道了构建4H-3,1-苯并恶嗪骨架的一系列策略,但有关这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报道仍然较少。为了促进光学活性4H-3,1-苯并恶嗪衍生物的生物活性评价,有必要进一步开发用于此类化合物对映选择性合成的催化体系。
  烯烃的不对称催化卤化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尤其是烯烃的不对称卤环化反应已成功地应用于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