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固原地区的309头利木赞杂交牛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采用现有适用于牛种的4种生长曲线模型,对杂交牛群体进行了生长曲线拟合。测定了196头固原本地牛的生长指标并结合GH基因进行了性状相关分析,测定了24头牛的育肥屠宰指标并结合MYF5基因进行了性状相关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利木赞牛杂交改良固原本地黄牛效果分析对97头4月龄固原本地黄牛及利木赞杂交牛的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引入利木赞牛杂交前后,主要生长指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十字部高、尻长、腰角宽)均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水平(P<0.01),只有公牛的坐骨端宽差异不显著(P>0.05),母牛的坐骨端宽差异显著(P<0.05)。对固原地区37头利杂出生牛的统计表明其出生体重分别是:公牛32.95 kg,母牛31.24 kg,相比于固原牛分别提高了40.81%、38.88%,杂交优势十分明显。2固原本地杂交牛生长曲线模型研究使用4种曲线模型对固原本地杂交牛的生长进行拟合比较得知,以Brody曲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所以采用Brody曲线的参数估计值来表达固原本地杂交牛的生长模式,公母牛的体重曲线方程分别是Y=533.8637×(1–0.9141×e-0.0416×t)和Y=285.9270×(1–0.8999×e-0.1372×t)。3 GH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本地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对196头固原本地牛群体GH intron3位点的PCR-SSCP分析和测序发现部分个体在该基因序列的1162 bp处有一个碱基发生了从C→T的突变,由此产生了AA型和AB型2种基因型,该位点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B),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是0.8608/0.1392,该基因座位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呈现低度多态:0.2109,该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与本地牛生长指标相关分析没有发现显著差异;GH 3’端位点被HaeⅢ酶酶切后表现出多态性,发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是0.6126/0.3874,该位点基因座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呈现中度多态:0.3620,该位点多态性与本地牛部分生长指标存在相关性,其中AA基因型个体在体高、十字部高、坐骨端宽、体重和肉用指数几个指标上表现出优势。4 MYF5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本地黄牛育肥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对196头固原本地黄牛和利杂牛的Myf-5-TaqI多态性检测发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0.3429/0.6571和0.3611/0.6389,多态信息含量是0.3491/0.3550,呈现中度多态。对24头固原本地黄牛和利杂牛的育肥屠宰实验得知,24月龄牛群体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屠宰指标差异都不显著(P>0.05),12月龄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之间的个别屠宰指标(如宰前体重、肥度指数、肾重、肾脂肪重、胴体重、胴体后腿宽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眼肌面积在不同基因型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AA基因型表现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