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先锋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余华在中国文坛颇负盛名且著作颇丰。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国的初高中教材甚至多次走进海外课堂。2005年,经过十年的积淀,余华出版了长篇小说《兄弟》上部,而后在2006年又出版了下部,从此这部长篇小说在国内迎来了两极分化的评论。然而,自2009年《兄弟》英译本在美国和英国发布以来,海外媒体高度赞扬了这部小说及余华本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兄弟》英译本推动了其在英美国家的走红。本文对《兄弟》英译本进行了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笔者采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兄弟》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豪斯翻译质量模式的述介以及其在《兄弟》英译本质量评估过程中的应用,评价《兄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和检测该模式在评估汉英长篇小说译文质量上的适用性。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立在她对一些翻译基本概念的重新定义和她自创的翻译术语基础上,后来又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了修订版的豪斯质量评估模式。在豪斯原有的模式中,她将评估参数分成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两大维度,这两大维度又涵盖了八个具体维度。而在修订模式中,她吸收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并重新设置评估参数,将原有的八个维度融入语域三要素和语类范畴。豪斯建议,根据原文本和译文本在八个维度上的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分析后将译文本归为显性翻译或者隐性翻译。豪斯模式述介之后,笔者将会运用豪斯修订后的评估模式对比分析《兄弟》原文本与译文本在该模式八个维度上的匹配情况从而评估《兄弟》英译本的翻译质量。具体的评估操作过程为先将原文本和译文本在语场、语旨、语式和语类上进行对比。其中语场包括题材和社会行为这两大维度。语旨则涉及到原文本作者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关系,以及社会态度这三大维度。而语式涵盖了媒介和介入程度这两大维度。继而对比原文本与译文本在这八大维度上的分析结果,并检查译文本和原文本在这八大维度上的匹配程度。最终,根据匹配程度将译文本归结为显性翻译或隐性翻译并评估译文本翻译质量。通过分析,本文最终得出结论,认为《兄弟》英译本在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中的八个维度上的匹配度很高,英译本为显性翻译且翻译质量极高。而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也适用于汉英长篇小说译文质量评估。在未来对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运用中还可以为其寻求更多新的运用领域。然而,该模式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如参数设置不够合理,运行步骤不够简化等导致整个评估过程缓慢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