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理论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核心理论,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交错影响和推动,并随着诗歌创作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意境”用于文学批评始见于唐代诗论。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首次提到了意境,中唐诗僧皎然将之发展为意、境结合的“意境”说,在理论上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即是从皎然论诗著作《诗式》、《诗议》入手,探讨皎然艺术思想中的意境理论。
本文主要从意、境、作用、体以及诗家中道五个方面对皎然的意境理论加以论述。“意”指立意和重意,立意包括创作主体构思和捕捉灵感的问题,重意则涉及言外之旨。“境”主要从取境、造境、缘境及境象有虚实来分析,“取境”首先由皎然提出,它以佛家哲学为指导,对诗歌创作中艺术思维的规律作了简明概括;“造境”在皎然的诗论中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其诗作中提及“造境”,主要论及诗歌的创作;在皎然的诗评、诗作中谈及“缘境”,其缘境说存在着化景物为情思,用景物来象征情思的理论架构,影响到后来的许多诗论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诗论中的情意理论:“境象有虚实"涉及到了创作主体的意识内容,即“能思”和“所思”之间的关系问题。皎然在诗论中还多次提到“作用”,涉及到构思立意与取物为象这两层意思。在“辩体有一十九字”中谈及诗作的风格,以及风格和意境的关系。关于“诗家中道”,皎然援引佛教中观学派“双遣双非”的思维运作方式来经纬创作论,并提出“复变之道”。皎然的意境理论是在唐朝儒、释、道并存的思想背景下形成的,在这种背景下,皎然在前人关于“意境”论述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殷瑶“兴象”说、王昌龄“诗有三境”说的基础上,糅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取禅之心境、道之意象、儒之比兴来综合论诗,将意境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