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化进程中,凉山彝族的学生需要巩固汉语的学习以便融入主流文化,并重视彝语的学习,以传承民族语言、延续民族印记,还要需要学习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此外,学生需对彝族文化、我国主流文化、外国文化形成正确的理解。鉴于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学生的彝文水平不高、民族地区英语课程开设迟滞、双语教育需要改革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建构三语课程在凉山地区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收集双语教育和三语教育的相关资料,厘清三语课程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体系建构模式,以多元文化课程理论为指导,提出凉山彝族彝汉英三语课程建构的理论和实现路径。本论文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三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在本研究中,三语课程将语言作为一种资源,三语课程的价值取向为提升学生语言学科素养、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传承彝族传统文化意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四个方面。第二,三语课程的目标体系是什么?借鉴泰勒的课程目标建构理论,以三语课程的四个价值取向为四维度,确定了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学年目标、单元目标。第三,三语课程的内容体系是什么?三语课程的单元体例由绘本故事、课后问题、歌谣、彝汉英词汇表四个部分构成;具体内容由打招呼、家人、数字等30个单元主题组成;并遵循泰勒原理中内容组织的原则和顺序的理念,根据学年、学期顺序进行了内容编排。第四,三语课程如何实施?三语课程设定为面向凉山州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开展,每周不少于两课时。采用班级教学形式,三语教师以汉语为中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教授彝语和英语,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多种文化的介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歌曲——语言教学、专题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本文对在凉山州喜德县则约中心校进行的课堂实录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三语课程的评价体系是什么?三语课程的评价以多元化、发展性、过程性、适应性作为评价原则,倡导课程开发者和编制人员、三语教师、学生及其他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学方案本身、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效果、教师及学生进行评价,以期改进三语课程,提升三语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