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培养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与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效果并不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内在要素结构及其运行规律尚缺乏应有的认识。因此,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研究势在必行。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是指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相关的学校内部要素与社会外部因素,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要求组成的,以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为基础,体现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教育之间的互动系统和教育关系结构,其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引导、规范、协调和保障的作用。简言之,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就是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相关的学校内部要素与社会外部因素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与运作方式。其本质是对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及与这种互动有着密切联系的教育关系结构的体现和揭示。科学地建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并保证其有效的运行,必须对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要素构成及其相关的结构模式、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与之相关的教育主体、教育体制、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及教育环境等。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结构模式作为教育运行过程中具体教育机制之间的关系呈现,就高校而言,主要应建立对具体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实施方面具有规范与保障功能的机制。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而言,主要建立具有服务与监督功能的机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的功能,是指该机制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具有的功效、作用和能力,它是教育机制功能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引导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和协调功能等。生态文明教育教育机制的各个功能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由此构成该机制的整体功能。建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必须遵循结构优化原则、覆盖全面原则、管理科学原则、职责分明原则、关系协调原则和保障有力原则。同时要求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的重点所在,即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是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的重要前提;要素构成和功能定位是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的重要基础;要素联系和功能耦合是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的关键所在;社会环境影响分析是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的重要组成。在具体建构过程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教育主体责任意识,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机制;注重调动内在积极性,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动力机制;注重教育结构协调性,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协调机制;注重掌握教育信息,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评估机制;整合相关教育资源,提供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机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是一个整体,需要我们在建构时充分认识和把握各个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使之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协调一致,相互支撑,形成有效的合力,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