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牙体组织缺损较大、抗力和固位力均下降的患牙,完善而严密的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和精确的桩冠修复是取得成功最根本和最有效的因素。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根尖封闭不完善导致根尖微渗漏的产生。因此,根尖微渗漏是衡量桩冠修复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影响根尖微渗漏的因素很多,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的长度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影响根尖封闭质量的其他因素或者检测方法有关。根管充填方法是其中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热牙胶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观察可以发现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长度较短时能够导致原有的根尖阴影不愈合或者再次出现根尖阴影的几率较大,因此桩道预备后根尖封闭剩余量的多少与根尖病变的发生有紧密的联系。目的:通过葡萄糖渗漏装置检测不同的根管充填方法和桩道预备后不同的根尖剩余量对根尖的封闭作用,探讨充填方法和根尖剩余量的最佳选择,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方法:选取132颗近期拔除的单根管的前牙或者前磨牙,截冠后剩余牙根长度均为15mm,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全部牙齿分为8组,6组为实验组,每组各20颗,2组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各6颗。拔髓、运用protaper镍钛系统按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至#F3。实验组在距根尖孔2mm以上根面(根管口除外)均匀涂布2层指甲油,阴性组将整个牙根包括根尖孔涂布2层指甲油。分组进行根管充填,一周后桩道预备,A组: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长度为4mm;B: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长度为6mm;C:冷牙胶侧方加压法+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长度为8mm;D:连续波热牙胶技术法+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长度为4mam;E:连续波热牙胶技术法+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长度为6mm;F:连续波热牙胶技术法+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长度为8mm;G(阴性对照组):随机三颗行冷牙胶侧方加压法,随机三颗连续波技术法,冷牙胶侧方加压法中3颗随机剩余的根尖封闭物长度为4mm、6mm、8mm,连续波热牙胶技术法中随机剩余的根尖封闭物长度为4mm、6mm、8mm;H:不进行根管充填。将离体牙连于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上,检测第1、2、4、7、10、15、20、30d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含量,通过测量微渗漏的葡萄糖浓度(体积)来推算微渗漏的大小。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本实验葡萄糖微渗漏的量均采用独立样本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A组和D组比较,A组微渗漏的量明显高于D组,两组的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O.05)。2.B组和E组比较,B组微渗漏的量明显高于E组,两组的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O.05)。3.C组和F组比较,D组微渗漏的量明显高于E组,两组的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O.05)。4.A、B、C三组中,A组与B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对D、E、F三组中,D组与E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F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组与F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对于两种不同的充填方法,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的长度无论是4mm、6mm或者8mm,都是连续波技术对根尖封闭作用较好。对于相同的充填方法,桩道预备后剩余的根管充填物的长度越短,根尖封闭作用越差,4mm和6mm之间有显著的差异,而8mm和6mm之间无明显的差异。结论:在本研究限定的实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的根管充填方法和不同的根尖封闭长度对根尖微渗漏均有影响。连续波充填技术在根尖封闭方面优于冷牙胶侧方加压法,而根尖剩余量为4mm时与其他相比,有明显的微渗漏,6mm和8mm对根尖的封闭作用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