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处于气候带边缘,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使该地区代表树种白桦的死亡现象日益严重,且恢复能力较差。选择研究该地区白桦树种的蒸腾特征,揭示白桦树干液流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策略,为该地区的生态修复过程中树木抗旱性与水分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树干液流密度变化特征液流密度日变化呈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即白天液流密度变幅较大,明显高于清晨和夜晚;而清晨和晚上的变幅相对较小,液流密度缓慢,但有时并不为0,整体变化呈现为单峰曲线。季节变化上,液流密度呈先增后减趋势。(2)不同径级树干液流密度变化特征树木径级大小会对液流密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体来看,小径级平均液流密度为6.23 cm3·cm-2·h-1,大径级平均液流密度为15.67Cm3·cm-2·h-1。在2017年观测期间,A、B径级的液流密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9月、8月;最小值分别出现在5月、9月。在2018年观测期间,A、B径级的液流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9月。在2019年观测期间,A径级液流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均出现在5月;B径级最大值与最小值均出现在6月。季节变化上,在5月或9月时最低,在6—8月时最高。(3)树干液流密度对气象因子的响应通过对液流密度与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Rs、空气水汽压亏缺VPD、空气温度Ta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RH呈负相关关系。液流密度与各气象因子相关系数依次排列均为Rs>Ta>VPD>RH。单因素拟合分析表明液流密度与Rs、VPD符合饱和指数方程;与Ta符合二次多项式方程;与RH符合指数方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液流密度与各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为0.865、0.854、0.764,显著性检验水平P<0.001。(4)树干液流密度对土壤水分的响应液流密度日变化在土壤含水量相对充足和相对亏缺时表现为昼高夜低,与太阳辐射、空气水汽压亏缺变化较为一致。同一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表现为大径级高于小径级液流密度;同一径级下表现为土壤含水量相对充足大于相对亏缺时。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时期采用饱和指数曲线分别对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和空气水汽压亏缺进行拟合,拟合效果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液流密度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