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橄质岩浆演化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ly198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橄质岩浆是深部地幔重要的原始岩浆,其演化过程涉及深部地幔性质、洋岛玄武岩(OIB)和大陆溢流玄武岩(CFB)成因以及岩浆矿床形成等一系列成岩成矿问题,具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然而,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对苦橄质岩浆演化行为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原始岩浆在地幔深部条件下的演化过程以及相关成岩成矿和地球动力学问题的认识。本论文主要在苦橄质岩浆演化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苦橄质岩浆演化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和高钛玄武质岩浆演化高温高压实验研究。(1)苦橄质岩浆演化高温高压实验研究采用Mg O含量分别为26 wt%、19 wt%和17 wt%三组实验起始材料,在压力0.5-5.0 GPa和温度1100-1700℃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部分熔融实验。本研究表明,不同成分的苦橄质岩浆,其在高压条件下的演化行为具有相似性,即在压力大于3.0 GPa条件下,苦橄质岩浆成分演化到Mg O含量约为20-17 wt%时,岩浆结晶矿物以单斜辉石和石榴子石为主,橄榄石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此过程中,熔体Si O2、Mg O、Ca O和Al2O3含量逐渐降低,而Ti O2、Fe OT和碱性组分含量逐渐升高。(2)玄武岩通常源于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而多数OIB和CFB成分相比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熔体成分而言具有高Fe OT以及低Al2O3和Ca O含量,所以前人将这些不一致归结为地幔源区组分(比如辉石岩或者富铁橄榄岩)不同和熔融压力不同造成的。本研究表明,苦橄质岩浆在高压条件下的结晶分异过程可以形成上述玄武岩成分特征,没有必要引入不同源区组分或者过分强调特别高压条件下的熔融。(3)夏威夷OIB源于无橄榄石辉石岩熔融模型十分流行。但是结合本研究实验和计算结果,本论文提出夏威夷OIB形成的高压结晶分异模型,即夏威夷OIB源于地幔橄榄岩在3-4 GPa条件下的部分熔融,原始岩浆经历高压条件下结晶分异过程后与岩石圈地幔中0-30%斜方辉石反应形成夏威夷OIB的母岩浆,最后岩浆在浅部结晶橄榄石形成夏威夷OIB。该模型在主量元素成分上很好的匹配了夏威夷OIB同时低Ca O和高Si O2特征。所以,夏威夷OIB这些特征的形成并不需要复杂过程形成的无橄榄石辉石岩熔融。并且提出,夏威夷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是同源的,碱性玄武岩经历熔岩反应过程不如拉斑玄武岩充分,所以保持了其贫硅特征。Ni含量计算表明,夏威夷OIB母岩浆Ni含量的变化是由于高压结晶分异过程中熔体Mg O含量降低同时Ni含量几乎保持不变造成的,不需要源区富Ni组分的存在。而夏威夷OIB中高Ni橄榄石的形成是由于低压条件下Ni在橄榄石和熔体间分配系数更高造成的。经历高压结晶分异过程的熔体结晶出的橄榄石Ni O含量随橄榄石Fo降低而升高,可以覆盖夏威夷OIB中橄榄石Ni O含量随Fo变化范围。(4)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过程中与熔体平衡的主要矿物相是橄榄石,其百分含量通常超过50%。橄榄石是上地幔最富镁铁的硅酸盐矿物,所以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熔体Mg O和Fe OT含量主要受控于橄榄石含量。而高压结晶分异过程中,由于单斜辉石和石榴子石是主要结晶矿物,并且两者的结晶会阻碍熔体进一步和周围橄榄石再平衡,所以高压结晶分异过程中熔体Mg O含量变化较小,Fe OT含量急剧升高。在3.0 GPa条件下,对比前人部分熔融实验结果研究表明,经历高压结晶分异后熔体Fe OT含量可以是地幔橄榄岩极低程度部分熔融的1.4倍。本研究表明,高压结晶分异是大火成岩省和洋岛高钛玄武岩形成的关键原因。(5)为研究苦橄质岩浆演化后期产物-富铁钛玄武质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以及其对钒钛磁铁矿矿床不同类型铁钛氧化物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天然含水高钛玄武岩作为实验起始材料,在压力0.5 GPa和温度700-1000℃条件下进行结晶分异实验。实验表明,在0.5 GPa含水条件下,Fe3O4-Fe2Ti O4(磁铁矿-钛铁晶石)固溶体分解曲线温度在800-900℃之间。高温条件下,岩浆由于Ti饱和而优先结晶出富Mg的钛铁矿,而后结晶磁铁矿,并且随着温度降低,钛铁矿逐渐转变成钛铁晶石。实验中由于转变温度高于Fe3O4-Fe2Ti O4固溶体分解曲线温度,所以钛铁晶石与磁铁矿固溶形成钛磁铁矿,并且沿着原始钛铁矿周围生长。天然钛磁铁矿主晶中出现的夹层状(sandwich-type)和格子状(trellis-type)钛铁矿片晶可以由上述结晶过程形成。当温度低于Fe3O4-Fe2Ti O4固溶体分解曲线温度,富铁钛铁晶石由于出溶作用而开始结晶。后期氧化过程中,低温下结晶的富铁钛铁晶石被氧化钛铁矿和磁铁矿,并形成钛铁矿主晶中出溶磁铁矿客晶结构。随着结晶分异进行,熔体成分从基性逐渐变成酸性。(6)为研究钒钛磁铁矿矿床中大量块状矿石成因,本研究在压力1.5 GPa和温度1150-1350℃进行了苦橄质岩浆Ti O2饱和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i O2在基性贫硅富铁钛岩浆中饱和度可以达到20 wt%,远大于其在酸性岩浆中的饱和度(不超过1 wt%)。结合高钛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实验结果,构建了岩浆演化曲线图,提出钒钛磁铁矿成矿的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基性苦橄质岩浆或者玄武质岩浆与地壳来源的酸性岩浆或者由早期基性岩浆演化形成的酸性岩浆发生混合,此时熔体中的Ti过饱和,铁钛氧化物发生过饱和沉淀结晶作用而大量析出,形成底部块状矿石。第二阶段,随着温度降低,岩浆进一步结晶分异形成网格状或者侵染状矿石,同高钛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实验结果类似。第三阶段,岩浆最后演化成酸性岩浆,形成岩体上部正长岩侵入体。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现代化的进程继续不断推进,也就造成了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虽然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研究从未止步,但石油和天然气现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可以说各行各业都需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强力支撑才能维持整个社会稳定前行,因此继续对油气勘探研究仍至关重要。地下的层位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破裂、错位形成了断层。断层既是油气田的边界,也是油气运移、聚集的通道。断层的解释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十分重
我国南方海相机质页岩气的形成演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奥陶纪-志留纪作为地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转折时期发生了以赫南特冰期、全球性海平面变化、火山喷发和底流活动等一系列的沉积地质事件。这套页岩在涪陵地区经历了埋深成岩作用和后期差异构造抬升等复杂的演化历史,与北美相比,涪陵地区页岩气成藏具有沉积背景复杂、演化历史长、有机质热成熟度高和构造改造强等特点。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实践表明,该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
可控源电磁法(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CSEM)是一种基于人工源激发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天然源大地电磁探测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相比于重磁勘探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勘探与研究。随着可控源电磁法的勘探设备的不断改进,该方法可以越来越好的适应复杂环境,且所获取的观测数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可靠、高
在生命体中,分布在细胞膜上的生物蛋白孔道负责生物分子、离子以及能量等传输过程,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生物孔道结构和功能启发,研究者开发了一系列固态纳米孔道。目前,固态纳米孔道在基因测序、生化分析、单分子测量、能量转换、海水净化、纳米电化学以及纳米流体等诸多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何构筑更加高效的功能固态纳米孔道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科学研究发现,生物孔道的高效性是基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上活动日益频繁,海难事故风险持续增长,海上人员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及时应对日益频繁的海难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世界各国相关部门对海上搜救工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海上搜救目标漂移预测是执行海上搜救作业的前提,也是搜救工作中最复杂、最关键的部分,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搜救工作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为了避免搜救行动组织的盲目性,提高海上搜救
作为助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机器人技术的相关研究体现着高端制造产业和先进控制理论的创新发展。大力开展机器人系统研究,对于完善现代工业体系且保障制造业领先地位意义重大。然而单一个体机器人系统由于受到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以及环境限制通常存在感知、通信、计算和执行能力有限等问题,因此只能用于完成基础任务,对于较复杂任务往往无能为力。基于生物群集行为启发以及传感测量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机器人系
硅孔雀石玉髓是目前最稀有贵重的石英质玉石品种,主要产自斑岩铜矿床的次生氧化带内,由微小的硅孔雀石致色。因其颜色漂亮、质地细腻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台湾省是优质硅孔雀石玉髓的著名产地,但近年来随着当地产量的急剧下降,其他产地的资源开始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价格不及台湾所产,却常被用来迷惑消费者,不少优化处理品和仿制品也相继出现。而至今关于硅孔雀石玉髓的研究工作还十分有限,如何科学系统地对其进行真
复杂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根珊瑚迹)遗迹属具有不同形态的遗迹种、遗迹亚种和遗迹变种,是最早被描述和记录的遗迹化石之一。它具有较长的地史延限(寒武纪-新近纪)、广泛的环境分布(陆相-滨岸-浅海-深海)和不同的底质类型(硅质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因此,较之简单遗迹化石,Rhizocorallium能更好地反映深时生物形态特征、行为习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过程。本文通过
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采,油气地震勘探目标逐渐转向复杂型、隐蔽型、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藏,这就对地震数据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受复杂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的干扰,进而影响地下结构成像和地震资料的解释。因此压制地震数据中的噪声,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在地震数据处理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低秩近似(Low-Rank Approximation,LRA)理论因其强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导致了地球上超过80%的海洋物种消失。导致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认为是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岩浆喷溢引发森林野火,甲烷等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的大量排放等,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率先崩塌,全球变暖加速加剧,海洋酸化、毒化和缺氧层扩大进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尽管对灭绝事件的原因和机制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并进行了大量的论证,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