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券制度是教育券理论的一种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探索性应用,这项制度关系到教育的公平与教育效率的提高,也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学前教育券制度的研究,希冀丰富其理论成果,为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纲有益启示。教育券制度流入我国之后,在各地的实践中,并未完全按照弗里德曼与詹克斯等人提出的定义进行政策设计,但是,所有教育券政策都借鉴了其思想精髓—市场调节。翟博的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此选取翟博的理论作为研究依据。通过网络、文献、政策文本、实地调研等手段的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共有7个地区推行学前教育券制度(香港、台湾除外)。各地推行教育券制度的方式、力度、覆盖面、效果不尽相同,但都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选取郑州、淄博、南京三地六所幼儿园的家长,共计发放360份调查问卷,回收328份,有效问卷320份。调查问卷分为四个维度来衡量目前的学前教育券状况:支持力度、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社会评价。学前教育券的资金与政策支持仍然不足,大多数家长对此并不满意。学前教育券政策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政策的细致程度不够以及效果的时间滞后性等原因,导致一些指标难以提高,限定了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学前教育券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均衡了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促进了幼儿园入学的公平。学前教育券政策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难”问题也有积极意义,但我们在教育券面值针对弱势群体的差异补助方面做的还不够。学前教育券政策的社会满意度相对较高,家长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深化也较为期待,学前教育券政策在提高入园率和打击“黑”幼儿园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策的反思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从六个方面进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学前教育券的法规建设,完善相关实施方案;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券面额,形成常规增长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准入和退出标准;形成正确的教育舆论导向,健全客观考评机制;增强学前教育券政策的开放性,坚持差别性补贴办法;加强对家长教育思想的转变工作。学前教育券政策在我国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即使在香港与台湾地区也属于探索过程。我们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来支撑,也没有既有的经验来参考,更没有科学的度量标尺和清晰的政策目标定位。目前的学前教育券政策还不够细致、科学,政策的人为随意性很大,但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券政策必定沿着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