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中语篇的多模态分析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ry_pup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录像机、电视、电话和电脑随之产生了,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片,音频和三维物体也因此开始逐渐充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改变了我们的沟通和生活方式,并使得人类的沟通方式从单一模式向多模态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语言学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社会符号理论为基础,开始多模态和社会符号理论的研究,专门研究图片、声音、手势和动作的意义。在多模态领域的研究中,克瑞斯和范勒文的视觉语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框架。  应用多模态理论对儿童题材的研究,过去通常局限于对儿童教材、儿童绘画和童话故事的分析,忽略了儿童课外科普杂志和杂志中图文关系的分析。《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是针对6到14岁的儿童杂志,深受儿童和家长喜爱,但是在中国并没有像《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一样成功的儿童科普杂志。因此本文分析《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探索它的成功之处并为中国的儿童杂志提供一点借鉴。本文尝试依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克瑞斯和范勒文的视觉语法对《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中的100个配图及文字进行分析。本文选取2013年4月到11月7本杂志上的图文进行分析,其中6月及7月为合刊,语篇文字简短,图片多以动物为主体。本文将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图文进行分析,并找到图文的规律和特点。此外,本文还将研究图片与文字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多模态语篇的文字进行及物性和语气分析,本文发现在及物过程中,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在所选的多模态语篇中使用频率最高;物质过程通过惟妙惟肖的动作,给儿童身临其境的感觉和一定的想象空间,以此来吸引儿童阅读兴趣并使儿童更易理解内容。关系过程通过与儿童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儿童理解图文内容,心理过程在语料中主要是通过动物心理活动表达图文内容,增加了儿童阅读的趣味性。语气系统中,陈述语气使用频率最高,因为《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扮演着给予儿童知识的角色,通过陈述语气给予儿童更多的关于科学常识的信息。通过对图像的及物性分析,本研究发现叙事过程使用频率高而概念过程使用率相对较低,在叙事过程中,动作过程和反应过程使用频率最高;通过图片的动作过程和反应过程与儿童建立视觉联系,图片中动物的各种动作更容易吸引儿童的眼球,反应过程会与儿童产生共鸣。在概念过程中,分析过程使用频率高于分类过程,而象征过程并没有出现;象征过程对于儿童来说不易理解,所以并没有出现象征过程,而分析过程更利于儿童理解事物的属性和特点。在接触的分析中,本文发现“提供”类图片的使用要多于“索取”类图片,但是两者的差距并不大,“提供”类图像主要是通过图片向儿童提供信息,而“索取”类图像在语料中多是寻求心理的认同,建立与儿童间的紧密联系让儿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对文字和图像关系的分析中,图像和文字一般为相互补充的关系。图像和文字共同作用帮助儿童学习新的知识。图片主要起到吸引儿童和帮助儿童理解文字内容的作用。  本文通过使用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对《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进行多模态分析,证明了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在杂志多模态语篇分析中的可适用性。本文也通过多模态分析,说明了图文并茂的方式是《国家地理杂志儿童版》成功的关键,并且这种方式也成功地吸引了儿童的阅读兴趣。本研究也为中国杂志社给中国儿童做出特色的儿童杂志提供了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期刊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自启动以来,广受中国学生欢迎,大赛的校级初赛和省级复赛在全国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番英语学习与应用的热潮。作为一种演讲语篇,“外研社杯”大学生
文化生活是建筑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和载体,丰富建筑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其尊严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
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巨变,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带给人类令人目眩神迷的物质文明.然而,文化的发展似乎并没有给人构筑起一个和谐、宁静的现代伊甸园;人们内心的空
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国内英语教学的现状。第二部分对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意识理论进行了
叙述了DZR专利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的价值功能非常规增值(称知识产权理念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报道:在某市组织的一次全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检查活动中发现,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隐患较多,违规违章操作现象严重。在抽查的38个工地中,共下发了4份局部暂缓施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