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中专院校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却在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方面做的远远不足。此外,教育方式也有不协调现象的存在,主要注重课堂上四十五分钟的教育,而大大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就不能很好的衔接上社会教育,这种不均衡的教育方式滋生了学生们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个人主义非常明显,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一般不会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也就是集体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礼貌,在学校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荣誉感不强,而且经常性的与家长和教师发生冲撞;日子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缺乏广阔的胸襟与伟大的理想,只是看着眼前太平就觉得满足;好冲动,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斗殴;不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不管家里经济状况怎么样,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顾家长的辛劳;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都不管,反正只要不关自己的事都不是事……有这么多不良的现象存在于各个院校当中,怎能不让人担忧。所谓的养成教育,其实是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它的着手点是行为训练,之后又联合不同的教育形式,并通过待人接物、社会公德、言行举止、品行能力、基本道德等作为主体教育形式,旨在从整体上提升个人“意、知、行、情”等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通常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五个方面的行为规范,即生活自律、职业道德、爱国守纪、勤奋学习、文明礼貌。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学生在在行为习惯以及良好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卫生习惯、爱惜粮食、语言文明、爱护公物、打饭排队等方面,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无论在道德水准方面,还是整体素质方面都不如从前了。所以说,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还属于不够成熟的个体,无论在生活习惯上,还是在学习能力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塑造空间,我们只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那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可以得到很大改善的,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学生们优良的品性,所以说针对中职学生开展有效的养成教育,从各个院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是相当紧迫的。本论文通过新余市技工学校这个实实在在的例子,详细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养成教育上所运用的方法和路径,以及所获得的实情反馈,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出养成教育对学生带来的巨大帮助,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包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完美人格的塑造、卫生习惯的培养等。另外,利用养成教育“环境场理论”对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浅出的探究,对中等职业学校做了全面的分析,原来养成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开展情况同样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实际情况联系的不紧密、采取的方式方法有待改善、制度设定的不科学性等,当然,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解决问题,各个院校应当组建团队研究应对方案,通过合理的手段提升养成教育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为了学生的教育,更为了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