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劳动力的重要标尺,是在既定的人口中,有工作的人口与还在找寻工作的人所占的百分比。对女性自身来说,可以使其经济保持独立,有助于保障自身发展,对于社会的男女平等观念也同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还会关乎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长足进步。自转型时期开始,女性劳动参与率一直下降。本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图对下降趋势进行阐释。在多项因素之中,有自己特点的因素,例如年龄、教育程度等,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家庭层面进行分析探究,从家庭规模配偶的市场收入、婚姻的稳定性、生育决策、照料老人、家务劳动等方面等角度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给出相应的经济学解释。以家庭角度出发,可得到下面的结论:(1)当女性薪酬比男性低的时候,女性参与市场劳动时间相对变少,而相应地参与家务劳动时间增多。而由于跟着女性与男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以及薪酬状况两层次的差距越来越大,整体看,家庭的分工模式整体上还是与传统模式比较切合,也就是"女主内,男主外"。两性在收入上的差距的拉大会致使的综合结果是致使我国女性会缩减参与市场劳动的时间配置,进一步的致使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2)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凸显,人口红利也在渐渐消失的状况下,人口的演变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意义也越来越重。随着老年人口比重加大,女性家庭照料的任务加大,所以很多女性会将更多的时间配置在家庭劳动中。(3)生育决策对妇女配置个人的劳动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育率的降低,可通过使女性收入增多以及提升预期的参与市场劳动的时间,拉高其劳动参与。(4)家庭规模越大,女性所承担的家庭经济压力也跟随增大,相应会增加市场劳动,从而使得女性劳动参与率得以提升。本文在前人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基础上,对近二十年的劳动参与率的历年变化现状做出阐释,并将其与世界平均水平以及众多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处于较高水平,还进行两性比较,发现我国男性也处于下降趋势。但是与女性对比,男性劳动参与率有以下特点:第一,男性的劳动参与率在下降的同时,比女性的下降幅度小,第二,男性也有与女性类似的阶段性特征,但是表现得并不明显。从而体现出经济转型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程度颇大。本文用计量方法对各类因素的影响开展了实证研究,指出家庭规模增大、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大以及生育率的提高都对女性劳动参与率有提高促进的作用。实证研究部分采取了因子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在本文最后一章节对政府等部门给予相应意见和建议。针对其从儿童保育措施或政策、实行妇女阶段就业、发展多种就业形式等方面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转型以来趋势是下降的,但也存在很多使女性参与市场劳动的因素存在,会更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但是有很多企业出现性别歧视等排斥女性的特点,若要解决此类问题,使女性的被聘成本降低从而使得男女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至于差距过大。这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利于女性的政策来实现。借鉴一些西方国家的方法,除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当由于生育原因,女职工不得不暂停工作的时候,可以制定给配偶所在的公司给予一定的补贴的政策。补贴的程度与女性由于工作的中断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平均量持恒。这种方式除了对女性本身有着深远意义,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等也有着重要作用。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将女性所承担的生育成本转出一部分交由社会承担。建立完善阶段性就业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灵活性更强的,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使培训机构制度更加丰富多元,可以适应一直在增加的再培训的需求的职业相关培训制度。鼓励拓展多种就业模式,多种形式的建议为了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同时改变女性就业状况,为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带来相对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