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60Coγ射线处理的涡9722和河科2号两个小麦品种M3代群体为材料,对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退化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8个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硬度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并对蛋白质含量变异进行了SS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对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涡9722M3代群体株高、小穗数和退化小穗数的群体均值高于亲本,穗数、穗长、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的群体均值低于亲本。以超过均值±2×标准差确定变异株行,穗粒重只筛选到正向变异株行,其他7个性状皆筛选到正、负向变异株行,其中产量超过均值+2×标准差(399g/2m行长)的株行7个。河科2号M3代穗长的群体均值高于亲本,穗数、株高、小穗数、退化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的群体均值低于亲本。退化小穗数只筛选到正向变异株行,其他7个性状皆筛选到正负向变异株行,其中筛选到产量超过超过均值+2×标准差(289g/2m行长)的株行8个。对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涡9722与河科2号M3代的产量与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退化小穗数呈负相关,其中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程度最为密切。对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为94.09时,可将涡9722M3群体分为4个类群;遗传距离为79.9时,可将河科2号M3群体分为3个类群。2.对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超过均值±2×标准差确定变异株行,在涡9722M+3代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有15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8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湿面筋含量有11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4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沉降值有13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15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硬度有4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14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在河科2号M3代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有13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5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湿面筋含量有8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3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沉降值有6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3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硬度有2个株行发生正向变异,9个株行发生负向变异。相关分析表明,涡9722M3群体4个品质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平行变异的趋势;河科2号M3群体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间呈及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平行变异的趋势。对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为13.16时,可将涡9722M3群体分为4个类群;遗传距离为11.02时,可将河科2号M3群体分为6个类群。3.利用SSR标记,在涡9722和河科2号M3代群体中分别检测到有19和14个株行其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位点发生了变异。在涡9722M3代群体中,变异位点主要发生在1D、2A、2D、3A、3B、5A、5B、5D、7D上。其中染色体组A上有51个SSR标记位点发生变异,占37%;染色体组B上有44个SSR标记位点发生变异,占31.9%;染色体组D上有43个SSR标记位点发生变异,占31.2%;在河科2号M3代群体中,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1D、2A、3B、5A、5B、5D上。其中染色体组A上有28个SSR标记位点发生变异,占24.1%;染色体组B上有69个SSR标记位点发生变异,占59.5%;染色体组D上有19个SSR标记位点发生变异,占16.4%。4.通过表现型鉴定与分子鉴定,在涡9722 M3代群体中,初步筛到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符合国家强筋小麦标准的株行15个,其中株行319产量超过均值+2×标准差,品质和产量均表现良好;筛选到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的株行1个。在河科2号M3代群体筛选到符合国家强筋小麦标准的株行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