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高额养老金的压力不断加大,延迟退休年龄成为各个领域较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些领域开始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但相关政策并未真正制定出台。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有不同的意见,本文主要以延迟退休年龄对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为内容进行探讨,引发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延迟退休;老龄化
一、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
根据联合国划分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7%以上即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8.92%。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从1990年到2010年增幅以每年8.67%的速度在不断地上涨,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00年71.4岁提高到2010年74.8岁。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条件下,我国仍然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规定,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195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把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高到55周岁。这一法定退休年龄一直沿用至今。高额的退休养老金将对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压力。而延迟退休不仅可以缓解我国高额养老金的社会保险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利用率。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有不同的意见,而具体如何制定,应根据我国国情深刻全面地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各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本的影响进行探讨。
二、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一)对人力资本数量的影响。如果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尤其是退休年龄左右的人口所占比重较小,那么退休年龄的延迟,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如果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延迟退休年龄势必会对人力资本存量带来影响。随着退休年龄的延长,原本应退休的工人继续从事生产中,相对于没有延长退休年龄时人力资本存量大大增加。然而一些原本应退休的工人退休后仍然从事非正规部门的生产活动,延迟退休年龄并不会对市场上人力资本存量有很大的影响。实际上,还有一些退休工人退休后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延迟退休年龄使这些退休工人重返岗位,使得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然而,如果正规部门的岗位保持不变,延迟退休年龄,应退休的工人继续工作,那么将没有岗位用来吸收年轻的工作者,这势必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延迟退休年龄的前提是市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应根据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
(二)对人力资本质量的影响。延迟退休年龄不仅从数量方面对人力资本带来影响,在质量方面也会对人力资本产生作用。由于人类个体发展规律,人本身随着发展知识不断提高,体力不断下降,延迟退休年龄会对不同性质的岗位存在不同的影响。对于一些依靠经验知识累积的岗位,退休年龄的延迟有利于人力资本质量的保障,如中医、大学教授等岗位,而一些依赖体力的岗位,延迟退休年龄将不能保证人力资本质量,不会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对这些岗位延迟退休年龄有待考量。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健康预期寿命较低。面对这样的现状,延长退休年龄将影响人力资本质量,影响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不利于老年人自身的发展,因此,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还应根据劳动力个体的自身身体状况而定。此外,劳动力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的平均水平低于年轻劳动力的平均水平,而社会发展不断信息化与科技化,年老的劳动力学习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能力降低等生理现象都将导致人力资本的存量会因为折旧效应而大幅度减少。
三、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一些建议
(一)分岗位制定退休政策,逐步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在政策的内容上,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同,不同岗位的政策应由岗位特点所定,特殊的劳动群体应要有特殊的政策保护,确保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政策执行的时间上,推迟退休年龄既不能等到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才进行,也不应当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地调整,而应综合经济社会情况找准时机时机、进行的方式和延长的力度,分阶段、分区域、分行业地逐步延迟。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统一延长退休年龄而造成的地域行业不平衡性,而且还可让我们观察新制度实施的效果,从而不断调整政策。
(二)制定过程中可考虑工作年限等因素。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是延迟退休年龄的客观原因之一。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空前扩大,劳动者为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倾向于不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参与更广范围的培训。这使得我国初次就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较之以前有所推迟,继续维持目前的退休年龄政策,意味着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就业群体的劳动年限缩短。而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临近退休时,他们的经验、技能和专业素质仍有年轻劳动者无法比拟的优势。退休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可考虑工作年限,根据工作年限的长短决定退休的年龄,避免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
(三)适度调整配套政策。调整退休年龄之策,应相应调整生育,就业、养老等配套政策,为逐步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供配套支持。调整生育政策,优化人口自然结构,促进人口可持续再生产。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既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也要适当放宽人口控制,预防人口急剧下降。调整就业政策,使年轻劳动力充分就业,延迟退休年龄的前提是保证年轻人的合理就业。此外,从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角度出发,还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就业适应和劳动力流动等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市场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经济政策。
(四)科学管理老年人力资本。按照人自身的生理发展规律来说,老年劳动力处于人力资本的衰退期,应在尊重老年人权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本,科学调整工作内容与工作强度,避免人力资本浪费同时丰富老年人生活内容。在管理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老年人力资本的优势,依靠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弥补其体能的不足,加强其在实际工作中对年轻劳动力的辅导和帮助,以促进年轻劳动力的快速成长。对于接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有更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等。
(五)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延迟退休年龄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而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手段和措施,为了避免人力资本的浪费,减轻养老负担,试图通过延迟退休年龄的途径适当缓解当前严峻的人口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在产业转型的过渡期我们应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保持优势,所以在保持高素质的学术人才的同时应培养大量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从事生产实践。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然而在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的培养,在我国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专业性技术人才的缺失现象也极为严重,所以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宝.中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时机和方案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1,(1)
[2]史柏年.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支付[J].人口与经济,2001,(2)
[3]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5)
[4]张雄.退体年龄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9,(30)
[5]贾婷婷.“柔性退体”意义何在[J].人力资源,2010,(11)
作者简介:
郭倩(1992—),女,汉族,河北省邯郸人,研究生,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省保定市,071000,研究方向:人口学。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高额养老金的压力不断加大,延迟退休年龄成为各个领域较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些领域开始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但相关政策并未真正制定出台。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有不同的意见,本文主要以延迟退休年龄对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为内容进行探讨,引发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延迟退休;老龄化
一、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
根据联合国划分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7%以上即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8.92%。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从1990年到2010年增幅以每年8.67%的速度在不断地上涨,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00年71.4岁提高到2010年74.8岁。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条件下,我国仍然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规定,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195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把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高到55周岁。这一法定退休年龄一直沿用至今。高额的退休养老金将对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压力。而延迟退休不仅可以缓解我国高额养老金的社会保险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利用率。人们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有不同的意见,而具体如何制定,应根据我国国情深刻全面地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各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本的影响进行探讨。
二、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一)对人力资本数量的影响。如果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尤其是退休年龄左右的人口所占比重较小,那么退休年龄的延迟,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如果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延迟退休年龄势必会对人力资本存量带来影响。随着退休年龄的延长,原本应退休的工人继续从事生产中,相对于没有延长退休年龄时人力资本存量大大增加。然而一些原本应退休的工人退休后仍然从事非正规部门的生产活动,延迟退休年龄并不会对市场上人力资本存量有很大的影响。实际上,还有一些退休工人退休后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延迟退休年龄使这些退休工人重返岗位,使得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然而,如果正规部门的岗位保持不变,延迟退休年龄,应退休的工人继续工作,那么将没有岗位用来吸收年轻的工作者,这势必也会造成一定的问题。延迟退休年龄的前提是市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应根据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
(二)对人力资本质量的影响。延迟退休年龄不仅从数量方面对人力资本带来影响,在质量方面也会对人力资本产生作用。由于人类个体发展规律,人本身随着发展知识不断提高,体力不断下降,延迟退休年龄会对不同性质的岗位存在不同的影响。对于一些依靠经验知识累积的岗位,退休年龄的延迟有利于人力资本质量的保障,如中医、大学教授等岗位,而一些依赖体力的岗位,延迟退休年龄将不能保证人力资本质量,不会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对这些岗位延迟退休年龄有待考量。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健康预期寿命较低。面对这样的现状,延长退休年龄将影响人力资本质量,影响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不利于老年人自身的发展,因此,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还应根据劳动力个体的自身身体状况而定。此外,劳动力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的平均水平低于年轻劳动力的平均水平,而社会发展不断信息化与科技化,年老的劳动力学习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能力降低等生理现象都将导致人力资本的存量会因为折旧效应而大幅度减少。
三、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一些建议
(一)分岗位制定退休政策,逐步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在政策的内容上,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同,不同岗位的政策应由岗位特点所定,特殊的劳动群体应要有特殊的政策保护,确保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政策执行的时间上,推迟退休年龄既不能等到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才进行,也不应当在短时期内大幅度地调整,而应综合经济社会情况找准时机时机、进行的方式和延长的力度,分阶段、分区域、分行业地逐步延迟。这样不但可以避免统一延长退休年龄而造成的地域行业不平衡性,而且还可让我们观察新制度实施的效果,从而不断调整政策。
(二)制定过程中可考虑工作年限等因素。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是延迟退休年龄的客观原因之一。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空前扩大,劳动者为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倾向于不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参与更广范围的培训。这使得我国初次就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较之以前有所推迟,继续维持目前的退休年龄政策,意味着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就业群体的劳动年限缩短。而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临近退休时,他们的经验、技能和专业素质仍有年轻劳动者无法比拟的优势。退休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可考虑工作年限,根据工作年限的长短决定退休的年龄,避免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
(三)适度调整配套政策。调整退休年龄之策,应相应调整生育,就业、养老等配套政策,为逐步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供配套支持。调整生育政策,优化人口自然结构,促进人口可持续再生产。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既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也要适当放宽人口控制,预防人口急剧下降。调整就业政策,使年轻劳动力充分就业,延迟退休年龄的前提是保证年轻人的合理就业。此外,从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角度出发,还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就业适应和劳动力流动等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力市场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经济政策。
(四)科学管理老年人力资本。按照人自身的生理发展规律来说,老年劳动力处于人力资本的衰退期,应在尊重老年人权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本,科学调整工作内容与工作强度,避免人力资本浪费同时丰富老年人生活内容。在管理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老年人力资本的优势,依靠其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弥补其体能的不足,加强其在实际工作中对年轻劳动力的辅导和帮助,以促进年轻劳动力的快速成长。对于接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有更严格的劳动保护措施等。
(五)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延迟退休年龄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而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手段和措施,为了避免人力资本的浪费,减轻养老负担,试图通过延迟退休年龄的途径适当缓解当前严峻的人口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在产业转型的过渡期我们应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保持优势,所以在保持高素质的学术人才的同时应培养大量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从事生产实践。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然而在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的培养,在我国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专业性技术人才的缺失现象也极为严重,所以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宝.中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时机和方案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1,(1)
[2]史柏年.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支付[J].人口与经济,2001,(2)
[3]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5)
[4]张雄.退体年龄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9,(30)
[5]贾婷婷.“柔性退体”意义何在[J].人力资源,2010,(11)
作者简介:
郭倩(1992—),女,汉族,河北省邯郸人,研究生,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省保定市,071000,研究方向:人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