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德育”的时代内涵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155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已向我们清楚地表明,只要时代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或迟或早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叶澜教授认为:“呼唤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因而主体性教育作为当代教育思潮之一逐渐得到了重视,而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也成为了这个时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话语。
  主体性德育一般认为是主体性教育在道德教育领域内的深化和具体化,主体性教育也必然要求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各个领域中展开。关于主体性德育的定义,不同的教育家都从不同的侧面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视角不同,但是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我们认为:主体性德育是指在教育者引导和组织下,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人的主体人格的活动。在这个定义的描述中,首先是教育者在培养学生主体性中不容忽视的地位,其次也标明了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最后还指出了一种价值理想,在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人格。
  
  一、主体性德育的目标——培养理想新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自主性,从而产生了注重个人独立的人格,崇尚自立、自强、进取、创新的精神,以及敢闯、敢冒尖、敢承担风险等价值需求取向。这一社会客观现实以及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必然影响到学生,并成为激发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巨大推动力。同时我们也看到整个社会将逐渐走向价值多元化,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存在,如何自主地取舍和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不是一味顺从或盲从,将成为人在价值生活中的行为,因此,解决人的主体性发展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随着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人们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教师将来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只有培育人的主体性,才能实现“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发展”;人只有具有主体性,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改造世界,实现自我价值。主体性人格是个体生命最为独立、自觉、自为、自由的存在方式,它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成为可能。
  总之,“一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真实地向我们走来了。这个时代需要能在多样的、变幻的社会风浪中把握自己命运、保持自己追求的人,需要这样的新人来创造未来。”笔者认为具有主体性特质的理想新人应该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理想新人的基础性要求,也是当代德育对受教育者的承诺;其次应该具有一定的自育能力,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体;最后还应该具有道德智慧,能根据道德规范灵活处理道德问题。
  
  二、主体性德育的伦理基础——“以人为本”
  
  在德育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道德的目的是进行有效德育的伦理基础。在哲学家康德的视野里,“人是目的”,人的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他从教育目的的高度来认识道德教育。康德从他的批判哲学出发,试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让人们服从“绝对命令”,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了这一步,人便成为具有普遍理性的人了。这就是个人发展的境界和人类要追求的目标。
  赫尔巴特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将道德教育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他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这种道德是由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在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善意的观念、法权的观念和正义的观念组成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人是道德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德育乃至教育的目的,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看成教育的终极目的。在这里除了上述的先哲给我们提供的理论支撑,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论证,存在主义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注重品格教育。我国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儒家文化把以人为本看成是整个哲学基础,儒家善于从人的整体性来看人,从人的本性来看人,尽管人的本性是复杂的,但是从整体上看,本性上看,人都是一样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思想的差别是由人的环境习染造成的。
  
  三、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基础——人性本善
  
  关于人性的论证,古往今来,有性善说,性恶说,性三品说,性无善无不善之说。在这个论证过程中,各家各派自圆其说,站在不同的视角争论不休。孟子认为人性善是人的本能的存在, “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人心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学者们倾向于认为关于人性的论证应该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这是作为价值判断的命题,不可以用实证科学和经典自然科学的态度对待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也是一个必要的判断,因为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样的争论上是没有意义的,教育家大可不必在这样的命题的争论中加入自己的声音,这对德育的实施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任何关于人性的论争都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或者我们也可以说任何一个论争的取向都有可以为教育实施借鉴的地方。道德教育中,应该坚持人性本善的价值基础。著名学者肖川认为应该将“人性向善”作为主体性德育的价值预设。“在教育中,进而在道德教育中,只有作‘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我们才可能对教育的结果作乐观的与光明的期待,才能确立起对人的信心,对教育的信心。”“在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理论建构中,把人性本善作为其价值预设,其目的就在于导引出一条现实途径,那就是通过激活、唤醒等方式来发掘、弘扬人的潜能中积极的、美好的、建设性的、善良的因素。”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学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学坏了的学生的善良特征。用一个火花燃起另一个火花。要对学生进行一种富有成效的教育就是要作出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四、主体性德育的实施方式——引导自主建构
  
  秉承着“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采取的德育方略也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的。《孟子·告子上》指出:人性皆善,但需要扩而充之,“人之有四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之,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的善端,虽然先验存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这段话表明,人的道德可以教育并且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得到的发展,否则道德只能成为一个沉积在人们内心的信念,不足以指导人们的行动。表明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有着很大的能动性,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我们必须扩而充之,积极求索。
  在德育理论传统中,常常以“转化说”来缩称德育过程,即德育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的过程,这个理论暗含的假设是,学生的道德是教师讲授的自然转化,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德育长期以来采用灌输的传授方式,导致了德育的低效性。实际上,承认了人性本善的价值基础,就肯定了德育并非是一个外铄的过程,而是主体内化自己的良知,自主建构品德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德育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过程相统一的过程。”
  在传统的德育方法中,主要采用的是强制、封闭的教育方式,建立在这种道德观念上的道德教育体现为一种行为约束和管制,这种方式不仅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重要的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意或无意地遏制了道德主体。在主体性道德教育中,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具有个人的意志、人格和思想,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权利。
  在道德教育中,要坚持扩而充之的方略,必须关注学生自己的道德体验,关注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的选择和构建。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让学生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是支撑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源泉。
  时代的发展对德育提出了主体性的要求,即要求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人,主体性德育是主体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探讨主体性德育的时代内涵对于教育工作者明了德育的性质和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听力学习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和策略。英语听力一直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瓶颈问题,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好其根本原因
一、教师教育视阈下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应该是什么样的    当前教师教育视阈下,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上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价值是什么?实践的价值是什么?二是教师教育应该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1.理论的价值是什么  S·D·布鲁克菲尔德认为,对实践者而言,理论具有如下价值:第一,帮助教师识别自己的实践。可以冲破熟悉的束缚。自己的实践就是一个封闭圈,通过对这个圈子之外的观点、活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入世之后农民要面对国际农业这个大市场,常常会显得茫然无措。由于农民的组织程度低,生产规 With
游戏竞技类节目给观众的感觉应该是新奇、刺激、火爆、热烈。而直播此类节目,令编导者最担心的莫过于因为节目节奏缓慢而造成的空场或是因为气氛不热烈而产生的冷场。一次短暂
本文认为,语言基本单位应是一种有效率的单位,我们称之为“效率单位”。“效率单位”的内在标准并不是要根据语流中分割出的语言片段的长度或连续来判定,而是根据该语言片段
随着大学的位置从社会的边缘向社会的中心的移动,大学的功能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而且这个多元化的趋势还在扩散,在这过程中,大学的本质变得越来越模糊,大学的精神变得越来越空虚,我们有必要在大学被其担负的沉重功能压倒并淹没在现代社会的市场化风浪之前,重新审视大学的功能与精神。    一、大学的主体功能    大学产生以前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实早已经历了许多演变,而且其演变是没有规律的,也不一定是向高一层次发展
学习业务、谋划工作、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离不开记笔记。即使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手机可以代替传统笔记本,但是记笔记始终是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功,它能使我们
期刊
一、高校教师评价的定义    高校教师评价应是在正确的教育评价原则的指导下,由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师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的判断,从而为教师改进工作,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1]  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评价可以使被评价者有既定的奋斗目标,对教师产生积极
前言:报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报纸从业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张报纸的质量,更进一步的影响着报纸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小。对当前报纸从业人员构成状况、素质、就业
任务型教学即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技能,任务驱动是核心。从"教"与"学"两个层面看,该教学模式分"任务"设计、引入、实施与完成四个步骤,"任务"实施是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