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开始突破传统范围,变得更迅捷、自由、宽广。新媒体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随意性、复杂性、功利性等影响,给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带来了新的转变。因此,需要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强化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全面认识与涵养教育,加强思想引领,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关键词: 新媒体视阀 大学生人际交往 交往现状 交往引导
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报刊、电话、电视、广播等形态,主要利用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形成的媒体形态,如网络视频、微博、微信、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等。新媒体呈现出以下特点:开放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突出、交互性好、冲击力强。[1]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的双重性、相互性、复杂性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心理平衡,甚至导致人格变异或越轨行为。因此,认清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对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及维持校园、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一)随意性的人际交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随意自主,情绪化地选择自由交往的媒介,充分享受媒介带来的便利。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跨越时空的限制,以往大学生交往的对象局限在老师、同学、同乡等,而新媒体的运用促使交往范围不断拓展,由现实转向虚拟,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快速多变,友情之间的建立与终结随意性较大,依据个人的喜好与兴趣合则结交,反之则成为陌路。每个人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由参与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更加直白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思想。
(二)复杂性的人际交往
“肝胆相照、开诚布公”是每个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理想状态。寻求纯洁的友谊和精神上的共鸣是每位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人际交往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诉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呈现虚拟化趋势,多数人以匿名方式、多重角色开展交流,其真实性、规范性存在缺位。网络或移动交流双方难以核实真实身份,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易遭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期待的真诚难以在网络上实现,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落差。
(三)功利性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以其张扬个性、行为果敢、思想活跃等特点,更易于接受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取代了传统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人际交往改通过网络或短信进行,同学间的交往由重喜怒哀乐转变为文字图片信息的交流,朋友间少了真挚的祝福,人际交往变得淡化与冷漠。
二、新媒体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新媒体成为他们宣泄情绪和摆脱现实压力的避风港。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不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问题也日益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所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因素来考虑。
(一)社会因素
冯友兰认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它不仅是过去的终点,还是将来的起点。”[2]“和而不同,礼尚往来,重情重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本应有着积极意义的优良思想,却在网络文化中被扭曲,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被片面地换位,然后被“整”得支离破碎,庸俗不堪,阻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善于利用网络、移动通讯等载体的大学生能够全面而迅速地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网络上的追星、拜金、享乐之风,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污染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纯洁性,少了真诚,多了手段和势利,影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学校因素
大学生作为“理性存在与非理性存在、言说的存在与缄默的存在的统一,是包含了肉体与灵魂、情感与理智、道德与欲望、思维和感知的个体”。[3]高校部分教育者思想修养不高,不能够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与大学生们展开沟通交流,不能鉴别错综复杂的新媒体信息,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思想资源。人际交往是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不能够因势引导,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给出正确的指导,教科书式的教学和应付了事的考试应付不了大学生实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
(三)个人因素
人格反映了一个人的总的心理面貌,很多大学生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沉默寡言、反应迟钝、自大、冷漠、自私自利、内向、缺乏责任感等,这些不良的人格缺陷常常使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过于自我,不能求同存异,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能与人协同合作,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正常交往。人格上的缺陷是他们人际交往中极为严重又根深蒂固的绊脚石。
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急切地想要与人交往,却往往因为交往能力的缺乏影响了人际交往的和谐。很多大学生不善于表达,不能准确运用人际交往原则,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如他们想关心他人,却不知如何表达;想帮助别人,却常常好心办坏事;想表现自己,却洋相百出……对于形形色色、个性不同的人,不懂得因人而异,套用固定的交往模式,这些无疑都会使他们在交往中受挫和失败。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
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网络行为。社会要与高校共同培养大学生规范的网络行为与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政府应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改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如润滑剂,润滑、调节着和谐人际关系,相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助于整个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在一个充满虚假、丑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是很难以诚相待地与人交往的。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人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大学生现实社会交往能力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正规场所,能促进大学生的和谐人际交往,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社交礼仪专题讲座、诚信友好的文娱晚会、关于人际交往的辩论赛等。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外的公益活动提升大学生们的个人品质与道德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利用最近流行的“校园网”、学校的广播、报刊等校内大众传媒工具对人际交往进行正确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观念。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讲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防微杜渐。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应切实做到关心学生,平时多注意学生的言行,可以定期找学生聊天,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若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增强高校辅导员的亲和力和责任心,这对于和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新媒体规范教育与安全防范意识
新媒体已经融入每个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新媒体世界中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传播和接受较为便捷。这造成了信息的传播可以无障碍、更加随意,信息的真实性也难以鉴别,部分学生缺乏客观判断能力,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因此规范大学生新媒体教育迫在眉睫。
大学生们对社会主流意识的理解缺乏深入研究和认同,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大学生们尚未走出校园,社会阅历较浅,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与防范,容易使自己受到不良信息的迷惑,偏离主流价值观。为此,应加强大学生新媒体行为的教育,规范其新媒体行为,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积极掌握相关法律和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1).
[2]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230.
[3]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532.
关键词: 新媒体视阀 大学生人际交往 交往现状 交往引导
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报刊、电话、电视、广播等形态,主要利用移动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形成的媒体形态,如网络视频、微博、微信、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等。新媒体呈现出以下特点:开放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突出、交互性好、冲击力强。[1]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的双重性、相互性、复杂性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心理平衡,甚至导致人格变异或越轨行为。因此,认清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对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及维持校园、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一)随意性的人际交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随意自主,情绪化地选择自由交往的媒介,充分享受媒介带来的便利。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跨越时空的限制,以往大学生交往的对象局限在老师、同学、同乡等,而新媒体的运用促使交往范围不断拓展,由现实转向虚拟,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快速多变,友情之间的建立与终结随意性较大,依据个人的喜好与兴趣合则结交,反之则成为陌路。每个人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由参与者,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更加直白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思想。
(二)复杂性的人际交往
“肝胆相照、开诚布公”是每个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理想状态。寻求纯洁的友谊和精神上的共鸣是每位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人际交往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诉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交往呈现虚拟化趋势,多数人以匿名方式、多重角色开展交流,其真实性、规范性存在缺位。网络或移动交流双方难以核实真实身份,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易遭不法之徒利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期待的真诚难以在网络上实现,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落差。
(三)功利性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以其张扬个性、行为果敢、思想活跃等特点,更易于接受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取代了传统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人际交往改通过网络或短信进行,同学间的交往由重喜怒哀乐转变为文字图片信息的交流,朋友间少了真挚的祝福,人际交往变得淡化与冷漠。
二、新媒体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新媒体成为他们宣泄情绪和摆脱现实压力的避风港。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不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问题也日益严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所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要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因素来考虑。
(一)社会因素
冯友兰认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它不仅是过去的终点,还是将来的起点。”[2]“和而不同,礼尚往来,重情重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本应有着积极意义的优良思想,却在网络文化中被扭曲,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被片面地换位,然后被“整”得支离破碎,庸俗不堪,阻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善于利用网络、移动通讯等载体的大学生能够全面而迅速地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网络上的追星、拜金、享乐之风,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污染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纯洁性,少了真诚,多了手段和势利,影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学校因素
大学生作为“理性存在与非理性存在、言说的存在与缄默的存在的统一,是包含了肉体与灵魂、情感与理智、道德与欲望、思维和感知的个体”。[3]高校部分教育者思想修养不高,不能够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与大学生们展开沟通交流,不能鉴别错综复杂的新媒体信息,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思想资源。人际交往是一个“完整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不能够因势引导,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给出正确的指导,教科书式的教学和应付了事的考试应付不了大学生实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
(三)个人因素
人格反映了一个人的总的心理面貌,很多大学生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沉默寡言、反应迟钝、自大、冷漠、自私自利、内向、缺乏责任感等,这些不良的人格缺陷常常使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过于自我,不能求同存异,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能与人协同合作,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正常交往。人格上的缺陷是他们人际交往中极为严重又根深蒂固的绊脚石。
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急切地想要与人交往,却往往因为交往能力的缺乏影响了人际交往的和谐。很多大学生不善于表达,不能准确运用人际交往原则,缺乏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如他们想关心他人,却不知如何表达;想帮助别人,却常常好心办坏事;想表现自己,却洋相百出……对于形形色色、个性不同的人,不懂得因人而异,套用固定的交往模式,这些无疑都会使他们在交往中受挫和失败。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
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用以规范网络行为。社会要与高校共同培养大学生规范的网络行为与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政府应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改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如润滑剂,润滑、调节着和谐人际关系,相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助于整个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在一个充满虚假、丑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是很难以诚相待地与人交往的。弘扬社会正气,增强人们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二)强化大学生现实社会交往能力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正规场所,能促进大学生的和谐人际交往,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社交礼仪专题讲座、诚信友好的文娱晚会、关于人际交往的辩论赛等。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外的公益活动提升大学生们的个人品质与道德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利用最近流行的“校园网”、学校的广播、报刊等校内大众传媒工具对人际交往进行正确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观念。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讲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防微杜渐。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应切实做到关心学生,平时多注意学生的言行,可以定期找学生聊天,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若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增强高校辅导员的亲和力和责任心,这对于和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新媒体规范教育与安全防范意识
新媒体已经融入每个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新媒体世界中每个大学生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传播和接受较为便捷。这造成了信息的传播可以无障碍、更加随意,信息的真实性也难以鉴别,部分学生缺乏客观判断能力,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因此规范大学生新媒体教育迫在眉睫。
大学生们对社会主流意识的理解缺乏深入研究和认同,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大学生们尚未走出校园,社会阅历较浅,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与防范,容易使自己受到不良信息的迷惑,偏离主流价值观。为此,应加强大学生新媒体行为的教育,规范其新媒体行为,主动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积极掌握相关法律和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红彬.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1).
[2]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230.
[3]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