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课题研究总觉得是专家们干的事,教师们只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好了。经历过种子教师研究项目的“基于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申请书撰写”之后,我意识到原来自己的教学工作,经过细化就可以上升到课题研究的程度。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让我明白,如果能及时记录积累经验甚至提炼出规律,再进行反思调整,就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提升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达到了“研究”的层面。
一、故事背景
《创意合影》是六年级毕业前的一个活动策划类综合实践课,教学内容是学生们在毕业前自主策划有创意、有纪念意义的合影。通过前期了解,我做出课程内容难度不大的判断。在理论讲解阶段,我将拍摄技巧、构图方法等一一讲给了学生,还进行了模拟拍摄,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
然而,到了实践阶段却“状况百出”:有的组找不到合适的背景而乱跑,有的组不断争执谁该站前面,有的组不顾光线拍出的照片是阴阳脸,有的组摆出不适合毕业合影的造型……我觉得自己讲的挺明白怎么還是有人不会呢?别慌,先总结分析技法,再给一次练习机会吧。于是我召集学生将拍摄出的照片进行分析,学生们而是对自己拍的不好的地方说得头头是道,比如,人物表情和动作怎么好看,背景选择要有特点还注意配色,角度根据需要可以选俯视平视或仰视,不要逆光不能阴阳脸还要借助好光线等细节。我趁热打铁跟学生强调,要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构图技巧,技术为内容服务,如果不知道哪个方案更好时就都拍出来再择优就
好了。
再次实践,茫然的、争吵的小组少了,有的组询问我怎么拍出他们想要的效果,有的组拍了两三种样式让我帮助抉择,还有的组运用了气球等道具突出欢快的感觉。再次分析评价,对优秀照片的意见比较统一,还能分析出构图上的优秀点,有缺憾的照片也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但学生活动时间长,教师指导时间也很长,优秀作品少,大部分停留在中下
水平。
二、问题分析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课后分析,我知道是我高估了学生的水平,教学目标没有分层。种子教师研究项目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打破了学段的界限,让我听到很多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思考。在二里沟片区阅读研究活动中,来自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孙冠芳老师,介绍了《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这本书,孙老师对这本书解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中说:教师要具备管理驾驭能力、课堂设计能力和课程编写能力。教师要理解课程整体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每个活动的具体学生学习目标,并把每个学习目标分解细化。由此我联想到了上面那节课,我问题就是“学习目标单一,未
细化。”
课前我制定的知识技能目标是“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合影拍摄在构图方面的知识,尝试运用知识完成合影拍摄,发展对摄影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这一目标过于笼统,不宜操作。因此,后来我将课程目标修改为:
1. 说出光影变化、人物安排、背景选择等构图要素;
2. 解释这些构图要素对拍摄的影响;
3. 运用这些构图要素拍摄有主题的创意的合影。
这些目标要有配套的活动任务,不难发现在教学设计时第二点“解释这些构图要素对拍摄的影响”没有相应的活动任务,只让学生根据没有拍摄时的经验进行表述,这个要求对小学生而言是很困难的。
种子教师研究项目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邀请专家和种子教师共同研讨。在二里沟片区、北部新区片区的《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论坛上,专家谈到:教师们最擅长经验总结,但是很少有将经验提升到策略的层面,也就是很少将经常出现的优秀经验提炼出套路和模式,也很少将经常出现的问题联系起来分析,缺少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我认真研究了论坛上几位老师的发言,发现他们在课堂学习时间安排方面有着共通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妥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
其实这节《创意合影》就是很典型的设计制作类活动,这类活动有共通的地方,都需要初步实践后了解和分析技术,再次实践时掌握技术并完成活动任务。但是初步实践这个环节非常必要,要给学生初步感知接触的机会和时间,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活动主要内容,并积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先自主解决部分问题,剩下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将是潜能所在。
反观本节课,我在学生学习时间安排的方面不尽合理,教学也缺少了模式化设计,没体验就让学生分析技术,顺序有错误,而且只计划了一次实践环节,只用一次实践是很难既分析出技术又完成任务的,学生们无法达到学习目标。
三、问题解决及效果
在深入问题分析后,我急需一个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论坛东升片区、双榆树片区的“学科实践与学科融合”论坛上,我发现跨学科的研讨对拓展课堂教学思路很有帮助。从英语研究性阅读和基于同一主题的学科整合课程等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我了解到了更多教学设计模式,认识到不同的模式的不同特点,并从中获得的灵感,设计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
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生)体验——(师生)分析——(生)制作——(师生)评价改进。这里的制作环节就是每类课的主要任务,词语可以替换但核心不变。分析的过程是从问题出发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之后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技能习得能力发展。最后的评价改进要鼓励学生自主根据习得的知识技能来评判作品的优劣,也就是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中说的,在“认知的高层次水平”,学生需要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实践后,说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因此学生的作品和学生的评价语言都能体现他的发展
水平。
我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另外一个班进行教学尝试,结果学生的拍摄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因此,对不同的学生应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教师应先帮学生找到关键问题,并且是距离基础最近的问题,之后集中练习,再挑战下一个离当时基础最近的关键问题并集中练习,不断螺旋上升,学生的潜能才能被不断地激发。
四、教学反思
1.关于“学生”的概念。当书本上的学生二字变成了活生生的40多人,我突然不知所措,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面向群体的教学任务要分步骤、分层设计,还要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预设可能的问题点。但如果不能面面俱到,就需要教师调动教学机智和常识了。
2.最近发展区在哪儿?在承认先天差异的基础上,这个区就不一样了。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每个人设计难度适当的任务,让他达到发展。有的学生要练习很多次才能达到一些学生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水平,因此,要帮助这些学生分解任务,而不是降低难度,让他们在多次不断提升难度的任务中发展能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拓展视野,帮助他们将兴趣和能力结合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个区应是个性化的、动态的、阶段式螺旋上升的。它承认教师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辅助。
3.在研究中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其实在找最近发展区的时候,我解决了教学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该把教学难点定在哪里,因为我觉得这些都不难。在一次五年级的开学班会上,我有了答案,一个学生问:“世界上最难制作的模型车是什么?我想挑战。”我回答:“我觉得难的,未必是你觉得难的,你的问题要对世界上所有做过模型车的人进行调查统计之后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答案,也就是说难是因人而异、无法一概而论的。”学生因为我的答案而愣住了,而我则顿悟了,所谓的课堂难点,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不是教师教学的难点。
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让我不再陷入日常解决学生矛盾的焦虑和烦躁情绪中,而是平和、坚定地坚持原则:在课堂教学出现问题时,能迅速找到问题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再嫌学生慢,而是分解任务降低难度;不再烦恼学生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而是幽默地将他们引到课堂内容上来;不再长篇大论的讲授,而让学生多练习多问,发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真的说不出是哪一个火花让我改进了教学,但这种科研意识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于是这种改变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让我更加游刃有余地教学,更加享受教育教学活动。
感谢充满智慧的种子教师们,感谢你们启迪了我的智慧;感谢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让我更自信和骄傲地说我是一名
教师。
一、故事背景
《创意合影》是六年级毕业前的一个活动策划类综合实践课,教学内容是学生们在毕业前自主策划有创意、有纪念意义的合影。通过前期了解,我做出课程内容难度不大的判断。在理论讲解阶段,我将拍摄技巧、构图方法等一一讲给了学生,还进行了模拟拍摄,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
然而,到了实践阶段却“状况百出”:有的组找不到合适的背景而乱跑,有的组不断争执谁该站前面,有的组不顾光线拍出的照片是阴阳脸,有的组摆出不适合毕业合影的造型……我觉得自己讲的挺明白怎么還是有人不会呢?别慌,先总结分析技法,再给一次练习机会吧。于是我召集学生将拍摄出的照片进行分析,学生们而是对自己拍的不好的地方说得头头是道,比如,人物表情和动作怎么好看,背景选择要有特点还注意配色,角度根据需要可以选俯视平视或仰视,不要逆光不能阴阳脸还要借助好光线等细节。我趁热打铁跟学生强调,要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构图技巧,技术为内容服务,如果不知道哪个方案更好时就都拍出来再择优就
好了。
再次实践,茫然的、争吵的小组少了,有的组询问我怎么拍出他们想要的效果,有的组拍了两三种样式让我帮助抉择,还有的组运用了气球等道具突出欢快的感觉。再次分析评价,对优秀照片的意见比较统一,还能分析出构图上的优秀点,有缺憾的照片也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但学生活动时间长,教师指导时间也很长,优秀作品少,大部分停留在中下
水平。
二、问题分析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课后分析,我知道是我高估了学生的水平,教学目标没有分层。种子教师研究项目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打破了学段的界限,让我听到很多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思考。在二里沟片区阅读研究活动中,来自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孙冠芳老师,介绍了《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这本书,孙老师对这本书解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中说:教师要具备管理驾驭能力、课堂设计能力和课程编写能力。教师要理解课程整体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每个活动的具体学生学习目标,并把每个学习目标分解细化。由此我联想到了上面那节课,我问题就是“学习目标单一,未
细化。”
课前我制定的知识技能目标是“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合影拍摄在构图方面的知识,尝试运用知识完成合影拍摄,发展对摄影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这一目标过于笼统,不宜操作。因此,后来我将课程目标修改为:
1. 说出光影变化、人物安排、背景选择等构图要素;
2. 解释这些构图要素对拍摄的影响;
3. 运用这些构图要素拍摄有主题的创意的合影。
这些目标要有配套的活动任务,不难发现在教学设计时第二点“解释这些构图要素对拍摄的影响”没有相应的活动任务,只让学生根据没有拍摄时的经验进行表述,这个要求对小学生而言是很困难的。
种子教师研究项目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邀请专家和种子教师共同研讨。在二里沟片区、北部新区片区的《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研究》论坛上,专家谈到:教师们最擅长经验总结,但是很少有将经验提升到策略的层面,也就是很少将经常出现的优秀经验提炼出套路和模式,也很少将经常出现的问题联系起来分析,缺少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我认真研究了论坛上几位老师的发言,发现他们在课堂学习时间安排方面有着共通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妥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
其实这节《创意合影》就是很典型的设计制作类活动,这类活动有共通的地方,都需要初步实践后了解和分析技术,再次实践时掌握技术并完成活动任务。但是初步实践这个环节非常必要,要给学生初步感知接触的机会和时间,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活动主要内容,并积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先自主解决部分问题,剩下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将是潜能所在。
反观本节课,我在学生学习时间安排的方面不尽合理,教学也缺少了模式化设计,没体验就让学生分析技术,顺序有错误,而且只计划了一次实践环节,只用一次实践是很难既分析出技术又完成任务的,学生们无法达到学习目标。
三、问题解决及效果
在深入问题分析后,我急需一个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论坛东升片区、双榆树片区的“学科实践与学科融合”论坛上,我发现跨学科的研讨对拓展课堂教学思路很有帮助。从英语研究性阅读和基于同一主题的学科整合课程等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我了解到了更多教学设计模式,认识到不同的模式的不同特点,并从中获得的灵感,设计适合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
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生)体验——(师生)分析——(生)制作——(师生)评价改进。这里的制作环节就是每类课的主要任务,词语可以替换但核心不变。分析的过程是从问题出发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之后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技能习得能力发展。最后的评价改进要鼓励学生自主根据习得的知识技能来评判作品的优劣,也就是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中说的,在“认知的高层次水平”,学生需要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实践后,说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因此学生的作品和学生的评价语言都能体现他的发展
水平。
我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另外一个班进行教学尝试,结果学生的拍摄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因此,对不同的学生应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教师应先帮学生找到关键问题,并且是距离基础最近的问题,之后集中练习,再挑战下一个离当时基础最近的关键问题并集中练习,不断螺旋上升,学生的潜能才能被不断地激发。
四、教学反思
1.关于“学生”的概念。当书本上的学生二字变成了活生生的40多人,我突然不知所措,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面向群体的教学任务要分步骤、分层设计,还要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预设可能的问题点。但如果不能面面俱到,就需要教师调动教学机智和常识了。
2.最近发展区在哪儿?在承认先天差异的基础上,这个区就不一样了。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每个人设计难度适当的任务,让他达到发展。有的学生要练习很多次才能达到一些学生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水平,因此,要帮助这些学生分解任务,而不是降低难度,让他们在多次不断提升难度的任务中发展能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拓展视野,帮助他们将兴趣和能力结合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个区应是个性化的、动态的、阶段式螺旋上升的。它承认教师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辅助。
3.在研究中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其实在找最近发展区的时候,我解决了教学难点问题,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该把教学难点定在哪里,因为我觉得这些都不难。在一次五年级的开学班会上,我有了答案,一个学生问:“世界上最难制作的模型车是什么?我想挑战。”我回答:“我觉得难的,未必是你觉得难的,你的问题要对世界上所有做过模型车的人进行调查统计之后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答案,也就是说难是因人而异、无法一概而论的。”学生因为我的答案而愣住了,而我则顿悟了,所谓的课堂难点,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不是教师教学的难点。
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让我不再陷入日常解决学生矛盾的焦虑和烦躁情绪中,而是平和、坚定地坚持原则:在课堂教学出现问题时,能迅速找到问题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再嫌学生慢,而是分解任务降低难度;不再烦恼学生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而是幽默地将他们引到课堂内容上来;不再长篇大论的讲授,而让学生多练习多问,发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真的说不出是哪一个火花让我改进了教学,但这种科研意识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于是这种改变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让我更加游刃有余地教学,更加享受教育教学活动。
感谢充满智慧的种子教师们,感谢你们启迪了我的智慧;感谢种子教师研究项目,让我更自信和骄傲地说我是一名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