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让学生逐渐积累阅历,丰富写作素材。并精心设计习题,激发作文兴趣,注意习作评改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作文教学的行为及其心得,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广大同行探讨,共同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兴趣 习作评改 自主评改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84-01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之一。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本人深感作文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头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其列为语文教学任务之首,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近年来摸索出的一些作文教学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抛砖引玉。
一、广泛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才能使学生逐渐积累阅历,丰富写作素材。作文的命题面是很宽的: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有课内的又有课外的,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有抽象的又有具体的,有自然的又有社会的;学生作文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的又有半命题的,有供材料的又有看图的,有话题的又有读后感的。学生如果没有阅历的储备,肤浅的阅历,是无法完成高中作文的要求的。高考作文题是话题形式,话题宽泛,见解独到,观点新颖,没有丰富的阅历怎么能行? 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主动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主动去操作;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因为生活是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生活是有情趣的,等待发现与创造。”这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作文命题,会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的情境。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写进作文。学生不再会哀叹“無素材”,只会欣喜地发现,作文真的简单到信手拈来都是素材。避免出现东拉西扯,堆砌文字,使文章缺乏哲理性、逻辑性、思辨性。
二、精心设计习题,激发作文兴趣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种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工作效率就高,而且不容易出现效率不高,容易分神的情况。题目陈旧、老化,学生就会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缺乏热情。情不发,故辞不发,自然就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所以在设计作文题目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作文题目感兴趣,有新鲜感、新奇感,使学生主动、愉快、积极的对待作文,提高作文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由易到难,适时点拨,只有这样系统地、循序渐进地锻炼才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三、注意习作评改的方式
习作评改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真批改作业是语文组的重头戏,但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它就是一个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疼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许多教师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抓错别字、病句和写眉批、总批上。我认为是不合理的,我坚持认为在习作评改中,应该唱主角的是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能力”,“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为此,我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8人一小组,在学习小组里互评时,先由组长负责,组长读一篇习作,小组成员借助共评的标准进行评改。学生完成习作后,自己往往不能发现它的缺点,小组同学往往能看出缺点所在,能帮助发现问题,而且同龄人的交流总是容易些。等到自已评改时,学生就容易多了。互评时,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圈出来,把习作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标出来。在组评时,老师要求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尊重他人,让学生在合作评改时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更敏捷,尤其是获得了许多作文知识。
写作可以说是语文的灵魂,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核心标志,所以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老师、学生、家长的关注,他们也一直都在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事实却效果甚微,而且很多同行业意识到了作文教学艰难与存在的问题,老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甚至于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个单一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出题,学生作文;不少语文教师都有想改变单一式教学模式的想法,但是如果天真地以为简单的探索就能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就能摸索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模式,那就大错特错了。但作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也绝不能采取履行常规、听之任之的教学态度,我这里把自己近年来对作文教学进行的一些的探索与心得写出来,就是希望与同行探讨,理性分析得失,明确努力方向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摸索出一套相对科学的作文教学操作体系, 优化整合作文教学策略。为语文教学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兴趣 习作评改 自主评改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84-01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有机的组成部分,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归宿之一。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活动中, 本人深感作文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头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其列为语文教学任务之首,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近年来摸索出的一些作文教学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抛砖引玉。
一、广泛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广泛的阅读,才能使学生逐渐积累阅历,丰富写作素材。作文的命题面是很宽的: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有课内的又有课外的,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有抽象的又有具体的,有自然的又有社会的;学生作文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的又有半命题的,有供材料的又有看图的,有话题的又有读后感的。学生如果没有阅历的储备,肤浅的阅历,是无法完成高中作文的要求的。高考作文题是话题形式,话题宽泛,见解独到,观点新颖,没有丰富的阅历怎么能行? 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主动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主动去操作;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因为生活是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生活是有情趣的,等待发现与创造。”这样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作文命题,会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的情境。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写进作文。学生不再会哀叹“無素材”,只会欣喜地发现,作文真的简单到信手拈来都是素材。避免出现东拉西扯,堆砌文字,使文章缺乏哲理性、逻辑性、思辨性。
二、精心设计习题,激发作文兴趣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种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工作效率就高,而且不容易出现效率不高,容易分神的情况。题目陈旧、老化,学生就会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缺乏热情。情不发,故辞不发,自然就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所以在设计作文题目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作文题目感兴趣,有新鲜感、新奇感,使学生主动、愉快、积极的对待作文,提高作文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由易到难,适时点拨,只有这样系统地、循序渐进地锻炼才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三、注意习作评改的方式
习作评改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认真批改作业是语文组的重头戏,但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它就是一个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疼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许多教师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抓错别字、病句和写眉批、总批上。我认为是不合理的,我坚持认为在习作评改中,应该唱主角的是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能力”,“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为此,我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8人一小组,在学习小组里互评时,先由组长负责,组长读一篇习作,小组成员借助共评的标准进行评改。学生完成习作后,自己往往不能发现它的缺点,小组同学往往能看出缺点所在,能帮助发现问题,而且同龄人的交流总是容易些。等到自已评改时,学生就容易多了。互评时,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圈出来,把习作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标出来。在组评时,老师要求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尊重他人,让学生在合作评改时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更敏捷,尤其是获得了许多作文知识。
写作可以说是语文的灵魂,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核心标志,所以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老师、学生、家长的关注,他们也一直都在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事实却效果甚微,而且很多同行业意识到了作文教学艰难与存在的问题,老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甚至于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个单一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出题,学生作文;不少语文教师都有想改变单一式教学模式的想法,但是如果天真地以为简单的探索就能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就能摸索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模式,那就大错特错了。但作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也绝不能采取履行常规、听之任之的教学态度,我这里把自己近年来对作文教学进行的一些的探索与心得写出来,就是希望与同行探讨,理性分析得失,明确努力方向和需要改进的问题,摸索出一套相对科学的作文教学操作体系, 优化整合作文教学策略。为语文教学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