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起始于问题,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他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神入”的学习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牢牢抓住一个“新”字;问题是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概念。
[关键词]问题情境;未知事物;“神入”学习法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历史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他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居于明显的主动地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一直由教师操纵,提问的内容也大都在教材中有定论,对学生而言,回答仅是记忆和知识“搬家”。这种提问方式,只是一种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容易被忽视,思维活动也被活生生的扼杀。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主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这是影响学生刨新意识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神入”的学习方法,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情境要别开生面、疑窦丛生。如我在讲授《新思想的萌发》时,一开始,我先向学生抛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当你走在街头看到外国人时,习惯上称他们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外”。我又把时间倒退到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期,“你们知道当时中国人是怎样称呼外国人的吗?”同学们七嘴八舌答出“夷人”、“洋人”。于是我让他们思考:从“夷人”一“洋人”一“老外”这些不同时期对外国人称谓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看起来只是简单的称呼变化,但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这种新思想是何时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呢?利用巧妙的问题情境设计,在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教学主题上来,让学生带着新的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神人”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牢牢抓住一个“新”字,穿插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在鸦片战争前后死气沉沉的中国思想界,新思想是怎样萌发的?新思想究竟“新”在何处?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在新思想倡导者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和借鉴?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问题是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概念,当学生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就会导致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可以成为历史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驱动力。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难怪有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然而事实是不是如他们所想呢?(展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我先问学生,从上面这组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表格,很快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市场打不开,人均消费量太低。我于是创设情境:假如我就是上面所说的英国商人,在座各位就是我雇佣的市场调查人员,你们能结合当时的实际帮我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学生转变角色,不拘泥于传统与教材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有的说,是中国自然经济的天然抵御;有的说是中国百姓购买力太低;还有个别同学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出于爱国,抵制英货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学生被我的问题激发起强烈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讨论。我也因势利导,并没有急于给一个“标准”或“唯一”的答案,又进一步提出,面对这种局面,你们能不能再帮我想想办法呢?学生各抒己见,帮我出了不少主意,诸如降低成本和价格、出口一些中国人需要的商品等。可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起学生认识历史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我终于把学生的讨论引到我们的正题上:你们知道当时西方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扭转这种局面的?学生看书后得知,列强企图通过修约来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但当修约交涉失败后,他们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于是,战火重燃成了唯一的选择。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愿望,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氛围,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出智慧火花;想问就问,问出心中疑惑;想议就议,议出是非曲直。这样,历史学习对学生来说,才不是一种负担和外在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进取意识和愉快的体验,从而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问题的设置,是一个无法穷尽的矿藏,不停地挖掘自有丰硕的成果。历史教师都知道,通常我们在讲述战争时,更多地强调战争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等,战争作为一种残酷的历史事实,就被抽象成几个干巴巴的句子。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是否乐于接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但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启导意义,真正达到“触一发而动全局”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发,使学生获得一个开放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历史感悟。
[关键词]问题情境;未知事物;“神入”学习法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历史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学科。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他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问题情境中,师生合作进行的探究与发现未知事物的活动。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居于明显的主动地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一直由教师操纵,提问的内容也大都在教材中有定论,对学生而言,回答仅是记忆和知识“搬家”。这种提问方式,只是一种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容易被忽视,思维活动也被活生生的扼杀。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主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这是影响学生刨新意识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神入”的学习方法,即“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情境要别开生面、疑窦丛生。如我在讲授《新思想的萌发》时,一开始,我先向学生抛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当你走在街头看到外国人时,习惯上称他们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外”。我又把时间倒退到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期,“你们知道当时中国人是怎样称呼外国人的吗?”同学们七嘴八舌答出“夷人”、“洋人”。于是我让他们思考:从“夷人”一“洋人”一“老外”这些不同时期对外国人称谓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看起来只是简单的称呼变化,但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这种新思想是何时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呢?利用巧妙的问题情境设计,在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教学主题上来,让学生带着新的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神人”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牢牢抓住一个“新”字,穿插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在鸦片战争前后死气沉沉的中国思想界,新思想是怎样萌发的?新思想究竟“新”在何处?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在新思想倡导者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和借鉴?这些问题不仅可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问题是历史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概念,当学生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就会导致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可以成为历史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驱动力。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难怪有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然而事实是不是如他们所想呢?(展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
我先问学生,从上面这组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观察表格,很快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市场打不开,人均消费量太低。我于是创设情境:假如我就是上面所说的英国商人,在座各位就是我雇佣的市场调查人员,你们能结合当时的实际帮我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学生转变角色,不拘泥于传统与教材的观点,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究精神。有的说,是中国自然经济的天然抵御;有的说是中国百姓购买力太低;还有个别同学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出于爱国,抵制英货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学生被我的问题激发起强烈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讨论。我也因势利导,并没有急于给一个“标准”或“唯一”的答案,又进一步提出,面对这种局面,你们能不能再帮我想想办法呢?学生各抒己见,帮我出了不少主意,诸如降低成本和价格、出口一些中国人需要的商品等。可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能激起学生认识历史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我终于把学生的讨论引到我们的正题上:你们知道当时西方国家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扭转这种局面的?学生看书后得知,列强企图通过修约来达到扩大市场的目的。但当修约交涉失败后,他们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于是,战火重燃成了唯一的选择。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愿望,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氛围,让学生想说就说,说出智慧火花;想问就问,问出心中疑惑;想议就议,议出是非曲直。这样,历史学习对学生来说,才不是一种负担和外在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进取意识和愉快的体验,从而把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问题的设置,是一个无法穷尽的矿藏,不停地挖掘自有丰硕的成果。历史教师都知道,通常我们在讲述战争时,更多地强调战争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等,战争作为一种残酷的历史事实,就被抽象成几个干巴巴的句子。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是否乐于接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不但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启导意义,真正达到“触一发而动全局”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发,使学生获得一个开放的、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知识,并从中获得历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