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之道:中华文化典范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tgu618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和老子虽然都认同一个“道”,但又各自对“道”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述,所谓“一道各表”。
  谈论中华文化,离不开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巨人,是一儒一道的两大代表性人物,是中华精神的典范。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它们不同于希腊文化的真理,也不同于希伯来文化的上帝。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它们都基本认同一个根本性的起点,那就是“道”。在孔子思想里,“道”是高于一切的。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把“道”放在实利之上。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甚至把“道”置于生命之上,“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性意义。老子把“道”作为世界本原的地位,“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字之曰道。”(《道德经》二十五章)同时老子还把“道”放在价值的位置,认为人要守道“道”,有些做法是背离“道”的,“物壮则老,是谓不道。”(《道德经》三十章)
  孔子和老子虽然都认同一个“道”,但又各自对“道”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表述,所谓“一道各表”。
  孔子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谈论儒家,必须谈论孔子,孔子作为“儒家的集大成者”是当之无愧的,他在儒家文化的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孔子的学说可以说是驳杂的,孔子提出的具体理念和重要理念也是非常繁多和复杂的。
  孔子提过五德说: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孔子主张四教说: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主张君子三道说:仁、智、勇。《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认为自己也没有做到,一方面是自谦,一方面也说明仁智勇确实是很难做到的,仁需要极高的人格,智需要极高的能力,勇需要極高的意志。)
  孔子推崇文明二向说:礼、乐。孔子终生致力于恢复儒家的两大文明:礼乐文明,所以孔子感叹“礼崩乐坏”,试图重建礼乐文明。
  孔子提出了杂多的具体理念:五德说、四教说、君子三道说、文明二向说,那么统领这些具体理念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亦即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是什么?孔子必然会想到涉及到论述到这个问题,孔子认为自己一以贯之的“道”就是:忠恕。孔子将这一核心思想告诉了弟子曾子,而曾子转述给了其他弟子。《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般认为,忠和恕是两个维度,忠指向有所为,《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指向有所不为,《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要做什么,恕是不要做什么。但这就出现悖论,既然孔子谈论的是一以贯之的“道”,也就是谈的是一个核心理念,不会出现两个理念。另外,四教说(文行忠信)里已经有忠了,作为核心思想再次出现忠,就会重复。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难,那就是忠和恕并非两大理念,不是“忠和恕”的关系,而是主张“忠于恕”,也就是那个一以贯之的“道”是“恕”。
  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当子贡向孔子请教,期待用一言来指导终身的踐行,孔子给出的直接答案就是恕,这是非常明确的信息。《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而,孔子一以贯之的“道”也就是恕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明确了自己的核心理念是恕道。恕道是无为法,强调不要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之无为法,正好与孔子推崇舜的理念一致,舜是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当然,孔子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是有所不同的。孔子的无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老子的无为是“人之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为,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能强加于人。这里面还涉及一个理论前提,凭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强加于人?孔子对此也是有自身的理论前提作为支撑的,那就是因为人性是相通的,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别人也是不愿意的,《论语·阳货》:“性相近也。”这一思想在生活中体现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老子无为道:人之不欲,勿施于人
  谈论道家,必须谈论老子,因为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不仅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还是中国具有本体意义的大哲学家,也是世界大哲学家。西方哲学家中的黑格尔、海德格尔、哈耶克等,都给予了老子很高的评价。
  老子把无为上升到了“道”的高度,认为“道”是无为的:“道常无为。”(《道德经》三十七章)因为“道”是无为的,而圣人法道而行,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道德经》二章),圣人是无为而治的。无为作为老子的核心思想,这基本是共识,无为而治成为一句常用语。其争议主要在于无为到底是什么含义。
  无为是不把意志强加给别人。为字的原字形是上下结构,上爪下象,从爪从象,原意是人对大象进行驯化,驯化意味着改变本来状态,是强加人的意志,所以“为”的本义是意志的强加,故而无为也包含不强加意志的意思。而不强加意志的前提是自身意志的不彰显,因而无为即无意志、不强加意志于人。 “我无为而民自化。”(《道德经》五十七章)不把意志强加给人,也可以表达为:人之不欲,勿施于人。
  在老子思想里,对于“为”的问题,有的地方是反对“为”的,比如“为之者败之”;而有的章节又是主张“为”的,比如十六章中的“为而不争”“为而不恃”“为之于其无有也”。出现这种情况,并非老子思想的悖论,而是“为”具有不同的含义。凡是老子在反对“为”时,这里的“为”是强加意志的含义;凡是老子在主张“为”时,这里的“为”是“做”的意思。
其他文献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十六世纪早期,它已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及至近代,又成为英、法争夺的目标,一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22年获得独立。  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开始了对埃及的统治。阿里统治初期,审时度势,在国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学习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拉开了埃及早期工业化的序幕。但是,阿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对外扩张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外地人在环首都、环雄安购房须提供一定年限的社保或纳税证明。  意见指出,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時期内,要制定和执行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
2008年11月,湖南郴州一家物流公司老总李子杰意外邂逅了30岁的少妇胡月琴,两人发展成情人关系,李子杰将她招到自己的公司做财务管理。可令李子杰没有料到的是,就在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胡月琴竟瞒着他挪用了公司一笔30万元的救命巨款,将这些钱拿去救治其患癌的前夫!   胡月琴为何如此倾力救前夫?李子杰和胡月琴的矛盾又会如何走向?2013年6月16日,郴州一出租房内的命案给了我们一个惨烈的答案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生根?这是当前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相较于分科教学而言,综合多元智能,强调实践运用,往往可以暴露纸笔测试所不能发现的潜在性问题。既然如此,能否从综合实践的过程与结果中,一窥常规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各种问题呢?  2016到2017年,我校历史科组围绕历史写作开展了一系列学科活動,两年来,既涌现出了一批全国青少年历史写作大赛二三等奖的获得者,也暴露出了一些常规教学中
杨绛与陈衡哲都是中国现代文坛的著名才女,二人相识于1949年,那时她们都住在上海,彼此相识了之后,感觉很谈得来,相互之间走动得就密切了。两个人经常在陈衡哲家促膝长谈。  有一天,杨绛又去陈衡哲家,恰好陈衡哲的丈夫任鸿隽有事外出应酬,杨绛便陪着陈衡哲一起吃了一顿晚饭。在吃饭过程中,陈衡哲告诉了杨绛一个秘密。杨绛后来在文章中回忆道:“我们吃得少,也吃得慢。话倒是谈了很多。谈些什么现在记不起了。有一件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无终点。浙江东阳农商银行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我们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摆在首位,聚焦痛点、打通堵点、破解难点,推出一系列利民惠民便民的服务举措,在办实事中践行普惠金融的初心使命。”东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方益洪说。做深网格服务  家里的老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见妞妞的情景。那是一个春天的周末,暖风和煦,花香弥漫。寄宿学校返家的我推开家门,赫然看见一个小娃娃,站在离门口几步远的茶几旁边,诧异地望着我。我愣了一下,走过去仔细瞅她:粉色的小裙子,胖乎乎的脸蛋儿,一双大眼睛亮晶晶,奶声奶气地说:“你四(是)谁呀?”  第一次近距离面对小奶娃的我,瞬间不知所措。听到声响,父亲从厨房奔来,身后跟着一位女子,淡淡地笑着。原来,这就是父亲曾经说过的安姨
课堂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生成强调师生、生生在互动中,心与心的交流,思与思的碰撞,情与情的感应。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两种失衡现象:一是教师过于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在课堂中完全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任务,排斥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这种教学的特点是千篇一律、程式化,往往教师一张口,学生就知下一步,似乎永远在重复
杨鸿烈认为:“凡具有浓厚的历史兴味的人,其智识实已臻成熟,故学者不可不研究历史以养成此种兴味。”[1]实践证明,历史的兴味一旦养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便能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心里落地生根。本文试以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的教学为例,探寻历史兴味的养成路径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一、玩味:以历史叙事调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说到底是人的素养,历史学科说到底也是人的
教育测量泛指“运用测量手段对教育活动所进行的量的测定”。狭义层面,它是“按一定规则对学生的知识、智能、个性发展、思想品德等所进行的量的测定”。[1]教育测量学是“教育科学体系的重要分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教育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方法来分析教育活动”。[2]目前部分高等师范院校虽设有教育测量学的相关课程,但仍未与中学阶段各学科的考试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