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识王晔的时间其实不长,而且至今只见过一次面。大约两年前我从瑞典汉学家马悦然那里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马教授告诉我,有个住在瑞典南方的中国人王晔把瑞典著名作家瑟德尔贝里的名作《格拉斯医生》翻译成了中文,他看了译稿,赞赏有加,觉得王晔翻得很不错。这部书在上海译文出版,马悦然还为这本书写了序。王晔后来到斯德哥尔摩来见了我和我妻子陈安娜,我们也得到了这部译作,确实是本好书。不久,我还看到王晔拿出了其他几部译作,如埃斯普马克的长篇小说《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斯特林堡的《海姆素岛的居民》等等。
  瑞典文学中文翻译的队伍多了一位新秀,这是一件让我特别高兴的事情。因为我一直觉得瑞典不愧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故乡,有非常精彩的文学,有很多值得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文读者的好作家好作品,可惜这方面的翻译力量不够。能掌握瑞典文而直接把瑞典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的人本来就不多,而老的老去,新的又没有成熟起来,有点青黄不接。我自己也力不从心,因为我本来不是学习瑞典文和瑞典文学的,甚至至今都没有正经地学过一堂瑞典文课,这方面其实是外行,早先也没想过翻译瑞典文学。只是因为种种身不由己的原因,我在瑞典生活了二十多年,甚至在这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瑞典文,也靠自己曾学习过挪威文和英文的基础慢慢去掌握这门差别不大的语言,更因为需要自立谋生,我曾经在一家瑞典翻译公司做了十年的工业资料翻译,积累了翻译经验,因此近年才开始翻译瑞典文学作品,向中文读者介绍了三、四位有代表性的瑞典作家。但我能做的也非常有限,不足以全面呈现瑞典文学的丰富多彩。正在这种情境中,看到一位翻译新秀出现,而且出手不凡,一译就是经典,我当然感到高兴。
  更让我高兴的是,王晔原来不是学瑞典文专业出身,而是学中文写作的。王晔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从事过中文的媒体写作,后来移居瑞典南方才开始学习瑞典文。这种学历、经历意味着她的中文根基很好:如果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是考不上复旦新闻系的;如果写不出一篇好文章,也是毕不了业的。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要把外文文学作品翻译中文,翻译出合格的、有文学品质的译文,其实不仅要掌握外文,也要有良好的中文根基,后者甚至更为重要。中国人学习外文的可谓多矣,英文、日文、俄文、法文、瑞典文等等,学成者成千上万不可计数,但是能把外文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的人其实寥寥无几,翻译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问题往往不是外文难学,有些人外文可能说得非常流利,但他们原来没有打好中文根基,或者是因为学外文到了国外而失掉了中文根基,因此他们的中文表达能力不够,他们翻译出来的往往受外文影响,比如句子越来越欧化,读来佶屈聱牙。所以,我一直不太看好那种先学外文之后才来搞文学翻译的人,倒更看好王晔这样先学中文后学外文、回头再来从事文学翻译的人。我的看法也许是一种偏见,但学习瑞典文的人中,我看到的好翻译确实也没有几个,那些能胜任瑞典文学翻译的,往往也是因为中文根基还不错。总之,文学翻译必须以母语为根,母语为本,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参天大树。所以我高兴的也是看到王晔有这样的基础,相信她有望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瑞典文学翻译家。
  让我更高兴的另一件事,是王晔不仅中文有根基,也有文学方面的兴趣和修养,这点对一个文学翻译其实也非常重要。我在瑞典见识过不少翻译,外交翻译、商务翻译、工业资料翻译等等,因为我不仅自己做过工业翻译,还是瑞典国家翻译考试委员会的考试委员,很多中文翻译是在我们委员会通过考试,口译、笔译都很出色,但大多数人对文学毫无兴趣,对瑞典文学几乎一无所知。做这类翻译不过就是为了谋生,是端个饭碗而已。做文学翻译既费时间和心血,收入又低得多,在瑞典几乎是无法谋生的,大多只能业余翻译。比如陈安娜也是全职做国家图书馆的工作,只是业余才翻译中文文学作品。因为确实无利可图,如果不是真心喜欢文学的人,一般是不会投入到文学翻译工作里来的。而做文学翻译还具备这方面的文学修养,能对瑞典文学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更是不易。所以,看到王晔拿出这部介绍瑞典现代文学的著作《这不可能的艺术》,我当然感到高兴。她请我为之写序,我感到很荣幸。我知道我不是瑞典文学专家,其实不具备写序的资格,但也真无法拒绝。作为翻译瑞典文学的同道,更是义不容辞。
  王晔这部书里介绍了十四位有代表性的瑞典作家,从活跃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戏剧大师斯特林堡,一直到有世界影响、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诗人特朗斯特罗默,中间列举了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拉格洛夫和诗人兼小说家马丁松等大师,还有世界文坛公认的优秀女诗人瑟德格朗和小说家达格曼等等,可以说对十九世纪瑞典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做了相当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绍。每个作家一篇文字,又很具体而生动,或借作者的人生故事,或借作者的作品内容,透视出作家的个性,展现出作家的光彩。
  我还认为王晔这部书兼有学术的严谨性和普及读物的可读性。在每个作家的介绍之后都列了参考书目,方便有兴趣的学者做进一步研究,人名地名也都列出了原文以便查对。但文笔又不是论文式而太学究气,语言生动而形象,符合文学本文的旨趣。她的写法也是多样的:有的是重点介绍作家的一部代表作品,有的是通过讲述作家生平而带出对作品的介绍;有对风格的解说,有对思想的分析;有的深入而浅出,有的生动而有趣。总之,读这部作品,我相信读者会感到眼界的开阔,增长知识,同时又不觉得枯燥,有阅读的乐趣。
  读这部著作,我有听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作品《图画展览会》的感觉,就好像是漫步一座瑞典文学博物馆,或者说瑞典文学的圣殿,感到赏心悦目。王晔这部书就是一部导游指南,是对这里陈列的十四位令人敬仰的作家的肖像或塑像做出了真实的描绘、生动的解说。
  这本书的书名《这不可能的艺术》,引自瑞典大诗人埃凯洛夫的诗句,写出了人生中的一些悖论,也是表现诗人自己的人生态度,作为诗人,他要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也可以说,一个人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而自己还有生命。就如此诗中写到的:   于是圣像上施洗者约翰的头颅
  一边在愈合了的肩上
  一边还同时在托盘中
  被献祭者像一个献祭者呈现。
  我无意在这个序言里深入探讨埃凯洛夫的艺术哲理,想说的是有人把文学翻译也看作是不可能的。那么,从事文学翻译也是对世界的一种挑战,要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王晔不仅翻译瑞典文学,还写出这样一部介绍瑞典文学的书,把“这不可能的艺术”呈现在中文读者面前,其实也是这样的一种努力,让他们有“可能”一窥瑞典文学的精彩。
  我愿意为王晔写序,还有一条理由,可以用得着一句唐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和王晔都是背井离乡来到北欧生活的人,我想王晔大概和我一样,换了瑞典护照,入了瑞典籍,生活上已经可以入乡随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也没有问题。但在精神上文化上,在瑞典恐怕永远都是“异乡人”,因为我们的文化的根不在这里,我们的母语不是瑞典文。正如德国语言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对一个爱好文学从事文学活动的人来说,真正的家园是语言来决定的。那么,对我自己来说,我存在的家园是中文,也永远是中文,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瑞典文。也许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瑞典文,甚至可以在瑞典报刊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当然也经过了安娜帮助修改),但我无法直接用瑞典文进行文学创作,也没有能力把中文文学翻译成瑞典文。所以,我虽然身在瑞典,但教中文、写中文、编中文文学杂志和报纸,把瑞典文或英文等其他语言的文字翻译中文,其实我一直还是生活在中文的家园里。
  我相信王晔也和我一样,是把中文当作“存在的家园”的。我们之所以做瑞典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工作,好像进入了瑞典文学,其实还是为了绕回到中文来,又回到我们自己中文的根,回到自己“存在的家园”。在我看来这种人生之旅有如北欧大文豪易卜生诗剧《培尔·金特》里说的“绕道而行”,主人公培尔本来已经找到心爱的人索尔维格,但是却无法留在爱人身边,要到海外闯荡和冒险,直到年迈衰老白发苍苍的时候才回到家乡,才又再找到索尔维格,完成了自我的确认。如果我用索尔维格代表和象征一种母语文学的美,一种母语文学的理想,那么文学翻译的自我确认也要以对这种母语文学的美和理想的爱为根基,为出发点,虽然又进入一种外语环境,好像是离开了母语,就如培尔一样到海外闯荡,但最终也是“绕道而行”,翻译外国文学的目的是要绕回到自己的母语,回到你最初的根基,回到人生出发点,回到你的索尔维格身边。
  能这样“绕道而行”回家是一种幸运,也是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我祝贺王晔又出了一本好书!
  (王晔:《这不可能的艺术》,广西师大出版社即出)
  附录:
  序
其他文献
湖南师范大学周秋光教授是国内研究中国社会史与文化史的知名学者,近些年来,致力于尚属拓荒阶段的湖南社会史研究,经过十年磨一剑的苦心钻研,2013年8月,一部由周秋光教授编著的《湖南社会史》在湖南人民出版社顺利面世。全书共三十三章,计一百一十余万字,按时间顺序分为古代(远古—1840)、晚清(1840—1912)、民国(1912—1949)三卷,每卷包括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三个板块,以此对上起
陈寅恪和朱希祖都是著名史学家,都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后者为章太炎门下“五大天王”之一,只是朱希祖名气远没有陈寅恪响亮。虽然两人并非好友,但据罗香林回忆私交还是不错。罗香林是朱希祖的女婿,也曾受教于陈寅恪,其回忆应大致可靠。从朱希祖日记中可看到不少两人交往的记录,且朱希祖对陈寅恪评价很高。不过,他们在1936年到1937年间关于李唐氏族的渊源问题有过一次学术
诚意仁心  《礼记·大学》:“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所谓“诚意”是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如何能如此,那是因为自己有了认知,有了思想。“诚意”还可理解为:真的思想,真的愿意。王阳明在论完善人性和成就道德人格的问题时,把“诚意”放在优先地位,认为人只有通过真诚的道德努力,才能够成为一个儒家意义上的具有真实性的人。《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
当西方世界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后,大清帝国仍自命为世界中心,期待着万邦来朝,结果,等来的却是一群群乘着坚船、架着利炮不知来自何方的“蛮夷”。老朽的王朝被打得丢盔弃甲、屡战屡败,以至于曾严格恪守的那种“天朝自开辟以来,圣帝明王垂教创法,四方亿兆率由有素,不敢惑于异说”〔1〕的华夷之分原则也不得不有所松动,帝国精英中最开明人士开始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旗号,主动将重闭多
在我国,影响最广泛的两部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与《辞海》是这样对诗定义的:“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排列成行。”这样的概括看上去无可厚非,然而细细想来,两个大同小异的解释,却很难让人明白“什么是诗”:“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显然不是诗所独有,《古
作为一位新诗人,罗念生先生的名声不彰。其实,早在清华读书期间,他就曾在《清华文艺》、《清华周刊》等处发表诗作。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其诗作可见于《北平晨报·诗与批评》、《大公报·文艺副刊》、《益世报·文学周刊》、《新诗》等知名报刊,其诗歌写作生涯,大概持续到了1948年。诗作中有一首长达十二节二百六十余行的叙事诗《铁牛——一名战争》,不过似乎极少为人所知。他亦有诗集出版,不过仅有薄薄的一册《龙涎》(
数年前,我阅读过晋代文人嵇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状》。起初,完全是因为爱屋及乌,更准确地说,是爱祖及孙——嵇含是嵇康的孙子。嵇康特立独行,傲骨铮铮,具有“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胆识,关键时刻不畏强权高压,为好友吕安仗义执言,虽死不惧。临刑前,他“手挥五弦,目送飞鸿”,迈越今古,何其潇洒!《广陵散》虽绝,而其灵魂永存不灭。“天地悠长,人生若忽。苟非知命,安保旦夕。思与君子,穷年卒岁。优哉逍遥,幸无陨越……”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反映出千百年来社会对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相互关系的定位。“郎才女貌,才子佳人”,表明男性的价值在于才学才华,女人的价值则是容颜美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表明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依附地位。这两句流行语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间社会生活和两性地位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近二十年来,“郎才女貌”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郎财女貌”,这一变化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形象,哪
陈平原先生在《关于(章太炎的白话文)》中说:“新诗该往何处去,是可以、也应该认真讨论的,这与在思想文化层面上支持或反对白话文运动,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这种说法极具历史洞见性,也就是说,反对新诗的,不一定反对白话文运动;反对白话文运动的,也不一定反对新诗。陈先生认为章太炎的态度属于前者,而笔者所要谈的人物即吴宓属于后者。毫无疑问,与陈寅恪一样,吴宓对白话文运动持基本否定态度。不过,他对新诗的态度却有
在阿克顿勋爵看来,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不是因为人民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而奋起反抗,而是由一些新奇的观念所孕育,再被1787年美国(独立)革命的成功榜样所催生。至于革命的近期目标和最终目的,当时一般智识水平的人是难以预期的,就是每一个革命阶段的领袖也无法控制革命的局面或走向,因为他们心中只存了破坏一个旧世界的激情,至于建设一个怎样的新世界,则只有观念而还没有蓝图。大革命中,各种策略激烈冲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