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方式?的新型课程。它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只不过,这种主导地位由原来的显性变为了现在的隐性,由原来的包办代替变成了现在的民主平等。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加大了教师指导的难度。教师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
一、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引导学生自我发现
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便是确立活动的主题。无论由老师确定主题,师生共同确定主题,还是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要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程度而定。老师确定活动主题的情况不多,一般在课程开设之初,学生对该课程还没有什么了解。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便完全可以自己确立感兴趣的主题。不论何种方式,老师都不应将自己的活动设想强加在主题上,老师只是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围绕该主题,可以做些什么,应留给学生去发现。指导学生确定主题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源于生活的原则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运用实际生活的需要。例如在“我是小当家”活动主题的确立,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你们觉得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是否应该主动承担家务事;家庭日常有哪些开支;家庭成员的关系如何协调;造成家庭不和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家居物品的合理摆放;日常家居安全小常识等,围绕家庭能够开展的调查活动,学生几乎全部讨论了出来。如果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毕竟思维的火花是要碰撞才会产生的。
(二) 指向性、可行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考虑活动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在活动主题确定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选的活动主题切入口要小,容易操作,从小处着手,深挖掘。
二、指导制定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当活动主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我在指导《我是小厨师》的活动中,为了让学生们对烹饪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烹饪的热情,我首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采访的方法,采访时要注意的问题,要求使用文明用语,采访的态度要大方,准备小组的采访记录,做好采访的准备;然后在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学生走进饭店,由学生充当记者现场采访专业厨师,了解一些烹饪的技法,食物的营养,食物的搭配,根据采访提纲做好记录,并用摄影机摄像,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在采访活动中,由于有了之前的充分准备,同学们掌握了采访的方法,因此在采访参观过程中,学生全情投入,兴趣盎然,满载而归。所以,教师的适时的示范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借鉴老师已有的经验少走弯路,更快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三、了解学生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做好点拨指导工作。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一) 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如调查、考察、参观、访问等,这样既避免活动的枯燥单调,又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展了多种能力。
(二) 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也就涉及到一些实践方法与技能的问题。因此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培训,例如,如何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如何使用多媒体视听,如何进行访谈,一个完整的调查步骤应该这样设计,一个规范的调查报告基本格式是怎样的,如何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教师如果对这些问题有所指导,就会大大提高时间活动的效率与规范性。
(三)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物质条件的限制,可能会遇到些困难,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知道学生有目的地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收集事实材料;要指导学生写好活动日记,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结束阶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要引导学生学会围绕活动主题对信息进行处理。资料的搜集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上网查找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越来越被人们青睐,上网是收集信息资料的一种便捷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教师应想办法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培养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好习惯。其次,能及时地给学生推荐有效的收集信息的手段,例如,怎样选择关键字搜索引擎,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网易、雅虎、百度……在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第二种途径:查文献资料
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得到文献资料的渠道:可以通过图书、报纸等等。教师应该再深入地给学生讲清楚查文献资料的方法。提醒学生查文献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课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然后分析这些疑问与课题的关系,以确定想要查询的信息或问题的归属。第二步,根据这些问题或信息的性质选择检索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还是通过报刊索引等检索性工具书进行查找。第三步,确定检索途径,即去本校的图书室,还是去本地区的图书室,或者向老师或有关专家咨询。第四步,利用检索工具书所提供的查找线索进行查找。第五步,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献,就可以去索取该文献。第六步,阅读文献,鉴别是否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若鉴别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则做好打印,摘录或复制工作。
第三种途径:进行采访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进行采访,其实就是让学生步入社会,走进社区的一种方式。它的成功开展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面对现实的情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制定采访,实地考察计划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初步学习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怪一位参加采访的同学过后说到:“还没采访,我的心里直犯毛,根本无法想象我的采访的情景;但采访完之后从录象中可以看出我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原来我能行的!”听着这一番话我倍感振奋,殊不知这里正是有了教师一步步地虚心指导呀!
四、指导学生做好评价、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活动结束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其中活动评价表的内容可因活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评价内容大致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热情参与活动,在组内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组员的工作,有研究的成就感,有集体的荣誉感) 二是能力评价(例如:学会并掌握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信息,掌握简单的信息处理,并学会整理资料。敢于大方地与别人交流,大胆采访家长或工作人员,学会与人交谈的技巧,懂得交谈的文明礼貌。)三是知识目标的评价,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与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巧。评价的方式可以表格式,由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家长、教师的点评,也可以指导学生写活动反思,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引导学生自我发现
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步,便是确立活动的主题。无论由老师确定主题,师生共同确定主题,还是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要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程度而定。老师确定活动主题的情况不多,一般在课程开设之初,学生对该课程还没有什么了解。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便完全可以自己确立感兴趣的主题。不论何种方式,老师都不应将自己的活动设想强加在主题上,老师只是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围绕该主题,可以做些什么,应留给学生去发现。指导学生确定主题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源于生活的原则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问题或课题,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到真实的世界进行各种体验,灵活地运用实际生活的需要。例如在“我是小当家”活动主题的确立,我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你们觉得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是否应该主动承担家务事;家庭日常有哪些开支;家庭成员的关系如何协调;造成家庭不和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家居物品的合理摆放;日常家居安全小常识等,围绕家庭能够开展的调查活动,学生几乎全部讨论了出来。如果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毕竟思维的火花是要碰撞才会产生的。
(二) 指向性、可行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考虑活动的现实指向性、可行性,在活动主题确定时,要注意选择一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值得研究,内容积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的活动及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经费为基础,活动是否可行,也是选题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选的活动主题切入口要小,容易操作,从小处着手,深挖掘。
二、指导制定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当活动主题确定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
我在指导《我是小厨师》的活动中,为了让学生们对烹饪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烹饪的热情,我首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采访的方法,采访时要注意的问题,要求使用文明用语,采访的态度要大方,准备小组的采访记录,做好采访的准备;然后在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带领学生走进饭店,由学生充当记者现场采访专业厨师,了解一些烹饪的技法,食物的营养,食物的搭配,根据采访提纲做好记录,并用摄影机摄像,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在采访活动中,由于有了之前的充分准备,同学们掌握了采访的方法,因此在采访参观过程中,学生全情投入,兴趣盎然,满载而归。所以,教师的适时的示范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借鉴老师已有的经验少走弯路,更快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三、了解学生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做好点拨指导工作。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
(一) 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如调查、考察、参观、访问等,这样既避免活动的枯燥单调,又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展了多种能力。
(二) 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由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也就涉及到一些实践方法与技能的问题。因此在活动开展阶段,教师要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与技术的培训,例如,如何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如何使用多媒体视听,如何进行访谈,一个完整的调查步骤应该这样设计,一个规范的调查报告基本格式是怎样的,如何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教师如果对这些问题有所指导,就会大大提高时间活动的效率与规范性。
(三)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物质条件的限制,可能会遇到些困难,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网络资源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知道学生有目的地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收集事实材料;要指导学生写好活动日记,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结束阶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要引导学生学会围绕活动主题对信息进行处理。资料的搜集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上网查找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越来越被人们青睐,上网是收集信息资料的一种便捷的方法和途径。首先,教师应想办法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培养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好习惯。其次,能及时地给学生推荐有效的收集信息的手段,例如,怎样选择关键字搜索引擎,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站:网易、雅虎、百度……在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第二种途径:查文献资料
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得到文献资料的渠道:可以通过图书、报纸等等。教师应该再深入地给学生讲清楚查文献资料的方法。提醒学生查文献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课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然后分析这些疑问与课题的关系,以确定想要查询的信息或问题的归属。第二步,根据这些问题或信息的性质选择检索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还是通过报刊索引等检索性工具书进行查找。第三步,确定检索途径,即去本校的图书室,还是去本地区的图书室,或者向老师或有关专家咨询。第四步,利用检索工具书所提供的查找线索进行查找。第五步,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献,就可以去索取该文献。第六步,阅读文献,鉴别是否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若鉴别为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则做好打印,摘录或复制工作。
第三种途径:进行采访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进行采访,其实就是让学生步入社会,走进社区的一种方式。它的成功开展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面对现实的情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制定采访,实地考察计划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初步学习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怪一位参加采访的同学过后说到:“还没采访,我的心里直犯毛,根本无法想象我的采访的情景;但采访完之后从录象中可以看出我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原来我能行的!”听着这一番话我倍感振奋,殊不知这里正是有了教师一步步地虚心指导呀!
四、指导学生做好评价、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活动结束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表,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其中活动评价表的内容可因活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评价内容大致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热情参与活动,在组内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组员的工作,有研究的成就感,有集体的荣誉感) 二是能力评价(例如:学会并掌握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信息,掌握简单的信息处理,并学会整理资料。敢于大方地与别人交流,大胆采访家长或工作人员,学会与人交谈的技巧,懂得交谈的文明礼貌。)三是知识目标的评价,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与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巧。评价的方式可以表格式,由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家长、教师的点评,也可以指导学生写活动反思,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