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艺术教育应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基本艺术素养的形成,创造美能力的发展施加全面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小“三体”艺术教育的内涵及主张:面向全体,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国家课程为载体,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和方式的启蒙性艺术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校本选修课程为主要路径,根据学生兴趣需要进行培养和指导的,学生可选择的特色性艺术教育;针对发展不均衡的学生个体,主要通过学校艺术社团和个体辅导而进行的因材施教的差异性艺术教育。学校行走在“三体”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步履坚实,学生心灵舒展,阳光成长!
关键词:“三体”艺术教育 面向全体 社团活动 选项式走班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小学艺术教育更是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基本艺术素养的形成,创造美能力的发展施加全面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走过76年的办学历程,怀揣“让每一个孩子有书读”到“让每一个孩子有好书读”的教育梦想,一路走来,实小坚持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并重培养,坚守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人本教育主张,遵照党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方针,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努力践行,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实施‘三体’艺术教育,让每一朵花儿尽情绽放”的学校艺术教育特色之路。
一、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三体”艺术教育主张
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具有学校本土文化特质的办学理念的引领,学校艺术教育的行进更需这样的灵魂向导。一路实践、探索,一路反思、总结,实小在继承中发展,提炼、形成了“一个都不能少!”树立和谐发展观,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及教育内外因素的协调共进。这样的办学理念旨在为学生成长提供可选择、最适宜的教育,让生命得以蓬勃、健康、全面地发展!在这样的核心价值追求下,学校“三体”艺术教育有着它科学、生动的内涵以及独特的教育主张!“三体”艺术教育即第一、面向全体,以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国家课程为主要载体,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和方式的启蒙性艺术教育;第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校本选修课程为主要路径,根据学生兴趣需要进行培养和指导的,学生可选择的特色性艺术教育;第三、针对发展不均衡的学生个体,主要通过学校艺术社团和个体辅导而进行的因材施教的差异性艺术教育。因为方向明确,目标具体,路径清晰,双流县实验小学行走在“三体”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步履坚实,学生心灵舒展,阳光成长!
二、 生动、多彩的“三体”艺术教育实践探索
任何理论的成立都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活动的支撑。“三体”艺术教育的魅力正是在实践中绽放,彰显出它的生动与多彩!
(一)、面向全体,根植课堂,实施启蒙性艺术教育
具有基本的艺术素养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首先,充分利用课程载体。课程是跑道,要让学生获得生命的自由呼吸,就必须畅通生命的跑道。学校紧紧遵循开齐开足国家、地方课程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地方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因此,在课程管理中做到六落实:教师落实、教学时间落实、教材落实、教案落实、计划进度落实、检查评估落实。
其次,不断深化教材解读。正确体现课程标准宗旨,深化对教材这一课堂教学主要媒体的认识和驾驭,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和保证。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培训,教师不但正确、深刻领悟了课程标准的内涵,而且对由课标到教材的链接有了明晰的认识,建构起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教材框架认知体系。更为可喜的是有了对学科教材的深刻剖析,很多的教师做到了针对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忠实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遵循教材却又高于教材、阔于教材,为高效课堂的达成提供了充分保障。
第三,尽力优化课堂教学。学校以科研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引导教师通过开展研究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通过学科课堂主阵地受到艺术素质培养和审美情感熏陶。清晰四个优化: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关注好六个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审美点、非智力因素点,做到点点相通,循序渐进;处理好三个关系: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通过研究,老师们提炼出了“放手就是成全”的课堂教学理念,并在此理念下大胆实践“15151”课堂导学模式。主张反对艺术课堂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提倡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师生互动的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学生自主体验的时间不少于十分钟。随着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入,实小的艺术学科课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孩子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引领者、参与者、合作者、被咨询者融入课堂,和孩子们同呼吸共成长,课堂生动了,每一个生命在这里得到尊重,生命的艺术潜能得到激发,艺术素养得到培养。
(二)尊重主体,根据兴趣需要,实施可选择的特色性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充满灵动的审美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灵动来源于对学生生命主体的充分尊重。因此,“三体”艺术教育核心之一即尊重学生主体,针对学生兴趣需要,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的艺术教育。我们把国家、地方课程一些相关内容整合到校本课程中形成体系,结合地域文化,校本资源优势,对接学生的兴趣需要,建立了尊重主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首先,关注学生兴趣的校本选修活动蓬勃开展。学校利用每周五下午半天时间开设校本选修课。有五十六个项目供孩子们选择,其中,艺术教育类,我们开辟了“小小表演家、女子现代舞、女子民族舞、男子现代舞、男子民族舞、同声合唱、民族器乐、手工、陶艺、摄影、棋类、儿童创意画、校园剧、小小主持人、民间剪纸艺术、管乐、中国书法艺术、中华武术”等二十一个项目。孩子们参加什么项目,完全出自他们的意愿。在每学年开学初(每年九月初),教师以招生广告的形式把所有选修课的项目提供给孩子们,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自主选择,在此基础上,由教导处协调、统筹并进行过程管理,保证选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其次,选项式分班学习,给学生不一样的精彩。在国家、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艺术学科教研组大胆整合教材,把本学科从一到六年级的教材按照相同体系、内容进行分类,组内教师相互协作,大胆打破年级界限,按照学习内容分类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走班学习。因为是孩子们喜欢和需要的学习,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不但掌握很多艺术技能,而且受到充分的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
(三)针对个体,尊重差异,实施差异性艺术教育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尊重这一现实,针对个体,尊重差异,实施差异教育,实现差异发展。多年来,实小艺术教育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针对艺术潜质比较优的孩子实施特长性培训。一部分孩子在艺术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表现出超出一般的艺术潜质和艺术爱好。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在训练团队的管理、团队训练的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主张与经验。第一,规范管理,保证训练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做到每个训练团队有专门的行政负责;出台了考评方案,明晰了考评细则,保障了过程落实;每个训练团队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场地、艺术指导老师。第二,师资保障上走出了一条充分利用校本师资的基础上背靠高校,借用外脑的的路子。一部分艺术高校专家定时到校指导学校艺术老师,甚至亲自给团队学生上课,这样的保障力度促进了学校师生艺术能力的突破性提升。第三,尽力为学校艺术团队拓展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展示中得到快速成长。目前,学校有各种艺术训练团队二十四个。孩子们因为有了这样的天地和平台,阳光、快乐地成长着。
其次,针对学习较困难的孩子进行辅助性指导。小学艺术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必须面向全体。这也是我们学校“一个都不能少”办学理念所倡导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艺术潜质稍弱,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学校提出了最基本的艺术教育要求。学校教师利用课余,进行辅助性指导,让他们掌握基础的艺术知识,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尽可能受到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
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有机融合,不断凝练和丰厚“三体”艺术教育的内涵。实小“三体“艺术教育在面向全体,尊重主体,针对个体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方面所做出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是有益的,这无疑为小学艺术教育的行进提供了有价值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三体”艺术教育 面向全体 社团活动 选项式走班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小学艺术教育更是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基本艺术素养的形成,创造美能力的发展施加全面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走过76年的办学历程,怀揣“让每一个孩子有书读”到“让每一个孩子有好书读”的教育梦想,一路走来,实小坚持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并重培养,坚守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人本教育主张,遵照党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方针,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努力践行,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实施‘三体’艺术教育,让每一朵花儿尽情绽放”的学校艺术教育特色之路。
一、 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三体”艺术教育主张
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具有学校本土文化特质的办学理念的引领,学校艺术教育的行进更需这样的灵魂向导。一路实践、探索,一路反思、总结,实小在继承中发展,提炼、形成了“一个都不能少!”树立和谐发展观,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及教育内外因素的协调共进。这样的办学理念旨在为学生成长提供可选择、最适宜的教育,让生命得以蓬勃、健康、全面地发展!在这样的核心价值追求下,学校“三体”艺术教育有着它科学、生动的内涵以及独特的教育主张!“三体”艺术教育即第一、面向全体,以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国家课程为主要载体,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和方式的启蒙性艺术教育;第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校本选修课程为主要路径,根据学生兴趣需要进行培养和指导的,学生可选择的特色性艺术教育;第三、针对发展不均衡的学生个体,主要通过学校艺术社团和个体辅导而进行的因材施教的差异性艺术教育。因为方向明确,目标具体,路径清晰,双流县实验小学行走在“三体”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步履坚实,学生心灵舒展,阳光成长!
二、 生动、多彩的“三体”艺术教育实践探索
任何理论的成立都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活动的支撑。“三体”艺术教育的魅力正是在实践中绽放,彰显出它的生动与多彩!
(一)、面向全体,根植课堂,实施启蒙性艺术教育
具有基本的艺术素养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首先,充分利用课程载体。课程是跑道,要让学生获得生命的自由呼吸,就必须畅通生命的跑道。学校紧紧遵循开齐开足国家、地方课程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地方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因此,在课程管理中做到六落实:教师落实、教学时间落实、教材落实、教案落实、计划进度落实、检查评估落实。
其次,不断深化教材解读。正确体现课程标准宗旨,深化对教材这一课堂教学主要媒体的认识和驾驭,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和保证。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培训,教师不但正确、深刻领悟了课程标准的内涵,而且对由课标到教材的链接有了明晰的认识,建构起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教材框架认知体系。更为可喜的是有了对学科教材的深刻剖析,很多的教师做到了针对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忠实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遵循教材却又高于教材、阔于教材,为高效课堂的达成提供了充分保障。
第三,尽力优化课堂教学。学校以科研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引导教师通过开展研究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通过学科课堂主阵地受到艺术素质培养和审美情感熏陶。清晰四个优化: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关注好六个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审美点、非智力因素点,做到点点相通,循序渐进;处理好三个关系: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关系,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通过研究,老师们提炼出了“放手就是成全”的课堂教学理念,并在此理念下大胆实践“15151”课堂导学模式。主张反对艺术课堂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提倡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师生互动的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学生自主体验的时间不少于十分钟。随着研究进程的不断深入,实小的艺术学科课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孩子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引领者、参与者、合作者、被咨询者融入课堂,和孩子们同呼吸共成长,课堂生动了,每一个生命在这里得到尊重,生命的艺术潜能得到激发,艺术素养得到培养。
(二)尊重主体,根据兴趣需要,实施可选择的特色性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充满灵动的审美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灵动来源于对学生生命主体的充分尊重。因此,“三体”艺术教育核心之一即尊重学生主体,针对学生兴趣需要,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的艺术教育。我们把国家、地方课程一些相关内容整合到校本课程中形成体系,结合地域文化,校本资源优势,对接学生的兴趣需要,建立了尊重主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首先,关注学生兴趣的校本选修活动蓬勃开展。学校利用每周五下午半天时间开设校本选修课。有五十六个项目供孩子们选择,其中,艺术教育类,我们开辟了“小小表演家、女子现代舞、女子民族舞、男子现代舞、男子民族舞、同声合唱、民族器乐、手工、陶艺、摄影、棋类、儿童创意画、校园剧、小小主持人、民间剪纸艺术、管乐、中国书法艺术、中华武术”等二十一个项目。孩子们参加什么项目,完全出自他们的意愿。在每学年开学初(每年九月初),教师以招生广告的形式把所有选修课的项目提供给孩子们,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自主选择,在此基础上,由教导处协调、统筹并进行过程管理,保证选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其次,选项式分班学习,给学生不一样的精彩。在国家、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艺术学科教研组大胆整合教材,把本学科从一到六年级的教材按照相同体系、内容进行分类,组内教师相互协作,大胆打破年级界限,按照学习内容分类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走班学习。因为是孩子们喜欢和需要的学习,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不但掌握很多艺术技能,而且受到充分的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
(三)针对个体,尊重差异,实施差异性艺术教育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无论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尊重这一现实,针对个体,尊重差异,实施差异教育,实现差异发展。多年来,实小艺术教育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首先,针对艺术潜质比较优的孩子实施特长性培训。一部分孩子在艺术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表现出超出一般的艺术潜质和艺术爱好。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在训练团队的管理、团队训练的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主张与经验。第一,规范管理,保证训练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做到每个训练团队有专门的行政负责;出台了考评方案,明晰了考评细则,保障了过程落实;每个训练团队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场地、艺术指导老师。第二,师资保障上走出了一条充分利用校本师资的基础上背靠高校,借用外脑的的路子。一部分艺术高校专家定时到校指导学校艺术老师,甚至亲自给团队学生上课,这样的保障力度促进了学校师生艺术能力的突破性提升。第三,尽力为学校艺术团队拓展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展示中得到快速成长。目前,学校有各种艺术训练团队二十四个。孩子们因为有了这样的天地和平台,阳光、快乐地成长着。
其次,针对学习较困难的孩子进行辅助性指导。小学艺术教育属于基础性教育,必须面向全体。这也是我们学校“一个都不能少”办学理念所倡导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艺术潜质稍弱,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学校提出了最基本的艺术教育要求。学校教师利用课余,进行辅助性指导,让他们掌握基础的艺术知识,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尽可能受到艺术熏陶和审美教育。
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有机融合,不断凝练和丰厚“三体”艺术教育的内涵。实小“三体“艺术教育在面向全体,尊重主体,针对个体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方面所做出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是有益的,这无疑为小学艺术教育的行进提供了有价值的现实依据。